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 泰國4人團體獲頒「桃創獎」首獎
桃園市立美術館主辦「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26日由副市長蘇俊賓頒獎。(姜霏攝)
桃園市立美術館爲鼓勵創作多元發展,培育當代藝術創作人才而主辦「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透過國際徵件選出藝術家至桃園實地展覽,進而透過藝術實踐搭建全球化下的對話網絡。經2年籌劃,此次共有11件入圍作品入選,經過複審國際評審團審慎的評選後,「桃創獎」首獎由泰國4人團體奪下。
副市長蘇俊賓26日出席頒獎典禮並公佈得獎者,「桃創獎」首獎由泰國4人團體朱拉亞農.西里彭、卡薩馬彭.薩恩蘇拉坦、阿金.通永功、格隆蓬.朗卡賓以作品《紅鷹 桑摩拉哥:他的故事裡再無英雄》獲得。
「遊藝獎」則由創作雙人組「太認真」(佘文瑛、郭柏俞)的《像魚一樣睡覺》獲得;「優選獎」三組得主與作品爲美國藝術家凱文・科爾科蘭、豪爾赫・巴赫曼《剋制的祈聲(編碼)》、馬來西亞藝術家李迪權的《雞教》、日本藝術團體couch(宮崎大樹、淺尾憐子)的《寓言的寓言》。
包括得獎作品在內的11件入選作品,將自3月26日起至5月18日於桃園展演中心盛大展出。此次桃美館亦搭配展覽策劃國際座談,主題爲「以『協作』作爲方法-當代藝術社羣關係趨勢」,由鳳甲美術館館長葉佳蓉主持,邀請複審評審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首席策展人陳暢、澳洲昆士蘭美術館策展人魯本.基漢、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呂佩怡,從本次參展藝術家/團隊協作社羣面貌的關係切入,進一步討論當代創作者側重社羣跨域與其能動性的發展趨勢。
「桃源國際藝術獎」此屆初選獲得83個國家的參賽者熱烈響應,1161組藝術家踊躍投件,爲歷屆最高,豐碩的成果顯示桃源獎自2021年轉型爲國際型徵件以來,廣泛得到國際藝術領域專業人士與創作者的關注。
桃園市立美術館(青埔母館建築)預計2026年落成,2027年正式啓用,目前已成立七年的桃美館,持續以軟體、組織先行的方式營運。其中,具有指標性的「桃源國際藝術獎」即爲搭建國際藝術網絡連結及全球視野的展覽計劃。桃源獎以一年全球徵件、一年辦理展覽的機制運作,期待給予藝術家更多時間創作、籌劃展出事宜。下一屆競賽簡章預計於2025年底公佈,以延續此常態性國際徵件計劃,而未來桃源獎也持續籌劃於青埔母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