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載人航天將有哪些驚喜和期待?看點亮點先睹爲快

央廣網北京2月3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報道,2024年,中國航天交出一張張碩果累累的成績單,這一年,我們見證了太多發射的震撼瞬間,中國航天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浩瀚宇宙中留下了更多屬於中國的印記。全年我國累計發射運載火箭68次,發射次數創歷史新高。

2025年中國載人航天更加值得期待,除了神舟二十號、神舟二十一號、天舟九號將飛天,昊龍貨運航天飛機、輕舟貨運飛船分別和它們的登天雲梯——朱雀三號、力箭二號也將首次登臺亮相,這些重要航天發射任務究竟有哪些看點亮點?

今年,中國空間站依然很忙,將迎來神舟二十號、神舟二十一號、天舟九號三艘飛船。我國第四批10名航天員選拔工作已於2024年5月完成,或將執行神舟二十號、神舟二十一號空間站任務。執行神舟二十號任務的火箭和飛船在執行神舟十九號任務時已經守候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主席楊宇光介紹,這樣的安排一方面是爲了給在天上的航天員加一重安全保障,另外,也是爲了保證中國空間站任務的圓滿完成。

楊宇光介紹說:“神舟十九號乘組三名航天員正在在軌進行各種各樣的科學實驗,而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和神舟二十號飛船,均已經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總裝廠房裡面待命了,一旦天上出現任何意外,他們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地面測試,用最快的速度實現發射,以空船的狀態接在軌的航天員回家。”

中國空間站今年將繼續開展各種航天醫學、航天生物學、流體物理、燃燒、材料製備以及空間科學等科學實驗,技術試驗,除此之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國空間站的朋友圈相比往年又擴大了很多,計劃運送昊龍貨運航天飛機去空間站的朱雀三號將進行首飛,計劃運送輕舟貨運飛船的力箭二號也將奔赴太空。

那麼,已經有了天舟貨運飛船,爲什麼還要讓昊龍貨運航天飛機和輕舟貨運飛船也入列呢?楊宇光解釋說,如果從整個空間站的運營來說,天舟貨運飛船足以滿足空間站的要求。目前天舟貨運飛船的有效載荷比可以達到50%以上,而且它本身的總重量有13噸多,所以它一次能夠運超過6噸的物資到空間站,飛天的次數也已經減少,但是,隨着中國空間站作爲太空實驗室,在其中開展的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越來越多,也會有一些對時間要求特別高的物品要帶上太空,此時,輕巧靈活的昊龍貨運航天飛機和輕舟貨運飛船就能大顯身手了。

楊宇光表示:“對天舟貨運飛船來說,每兩年發射三艘就足以滿足整個空間站的運營要求,但是這就帶來另外一個問題——它的間隔時間確實達到8個月,這個時間比較長,對於一些短平快的貨物,比如一些生物實驗和醫學實驗需要的物品,可能要求很快地上行到空間站,這樣無論是輕舟還是昊龍,都是天舟貨運飛船的一個有益的補充。”

據瞭解,朱雀三號作爲新一代可重複使用火箭,也是國內首款不鏽鋼可複用液體運載火箭,箭體直徑4.5米,一子級設計複用次數不少於20次,一次性使用任務的低軌運載能力可達21.3噸,航區回收任務爲18.3噸,藍箭航天公關部總經理何賓說,這是基於滿足中國衛星互聯網組網的高密度發射需求而定製的一款大運力、一級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

何賓介紹:“2024年,藍箭航天朱雀三號VTVL可重複使用垂直起降回收驗證火箭先後圓滿完成了百米級和萬米級垂直起降返回飛行試驗,充分驗證了多項可重複使用火箭的關鍵技術,爲朱雀三號首飛並實現一級回收鋪平了道路。我們不僅能夠在今明兩年快速交付朱雀二號和朱雀三號兩款運載火箭,同時也致力於在空間站組網建設過程中,確保運載火箭的成本可控,並實現產品的高效交付。”

今年朱雀三號計劃執行3次發射任務並完成一級回收試驗,包括“GW”星座發射以及爲空間站商業貨運飛船上行提供運力支持。目前射前各項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何賓說:“在今明兩年,朱雀二號和朱雀三號將陸續從研發模式轉入運營模式,先後進入到穩步運營階段。2025年,朱雀二號預計交付6發,可提供5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24噸;朱雀三號將在今年第三季度進行首飛發射,擬定今年執行3次飛行任務,可提供運力約60噸。目前,朱雀三號已經開始進入到動力系統試車的相關流程。”

最關鍵的問題來了,作爲一款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它的火箭一子級怎麼回收呢?

何賓告訴記者:“朱雀三號一子級的回收採用的是陸地回收方案,所以我們在朱雀三號一子級的尾部可以看到有4個着陸腿,同時在一子級的身上我們還可以看到用來控制氣動減速以及進行條子與路點控制的柵格舵。除了外觀上能明顯看到的這些變化之外,實際上在整個的飛行過程之中,我們還會利用到發動機的二次點火技術以及聯合制導的一些方法,這些技術與方法實際上都在過去的萬里飛行實驗過程中進行了充分地驗證。”

中國空間站的另一對新朋友是輕舟一號貨運飛船和力箭二號運載火箭。據瞭解,輕舟一號貨運飛船採用一體化單艙構型,提供27立方米空間,可運載1.8至2噸貨物。力箭二號將承擔輕舟貨運飛船的發射,計劃於2025年9月首飛。此次力箭二號火箭擬執行的低成本貨運飛船發射任務,也是中國商業航天企業首次參與中國空間站低成本貨物運輸工程研製及發射任務。楊宇光說,不管是輕舟一號和力箭二號,還是昊龍號與朱雀三號,它們都印證着中國航天正在飛速發展,商業航天作爲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一年有望翻開新的篇章。

楊宇光說:“目前無論是輕舟還是昊龍,它們都是以商業模式進行的招投標,最後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選擇它作爲空間站貨運的有益補充,而且採用‘購買服務’模式,送了多少貨就有多少收益,完全是商業的模式。儘管是爲服務中國空間站的運營,但是以商業模式開展,它具備商業航天的很多突出特點。2024年中國商業航天發展非常迅猛,有大量的商業公司涌現,商業航天的靈活性,而且對於成本的控制以及創新方面的追求,這也是其本身的優勢所在。”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