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首月21名銀行人被監管紅牌罰下,農信社理事長因“股東違規持股”被終身禁業

財聯社訊2月5日訊(記者 彭科峰)2025年首月,有多少銀行業人士被監管部門取消了從業資格?今日,依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官網公開發布的信息,財聯社記者找到了答案。

據財聯社記者統計,2025年1月,已有21名銀行人員被監管部門予以終身禁業的處罰,其中國有大行人員佔據半壁江山。

從違法違法的事由來看,貸款“三查”問題仍是被罰主因。此外,時隔近一年,1月份再度有金融租賃行業人員被監管“紅牌”罰下,這也體現了在“石頭記”騙局之後,監管對於金租行業的監管在不斷加碼。

某券商宏觀分析師向財聯社記者坦言,自從2023年錦州銀行下屬錦銀金融租賃等多家機構被曝出捲入““4塊石頭,貸出8個億”的“石頭記”騙局後,金租行業過往的諸多亂象已經引發監管層高度關注,相關行業監管法律法規隨後出爐。在金租行業強監管的背景下,不排除未來會有更多違規案例被曝光。

開年21名銀行人被監管紅牌罰下 貸款“三查”不到位仍是違規主因

2025年首張終身禁業的罰單,花落中國銀行。1月3日,監管網站披露,朱韶佳(時任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酒泉分行公司業務部客戶經理助理、助理客戶經理)、桂旭(時任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酒泉分行公司業務部主任)兩名大行員工,因爲貸款“三查”不到位,被甘肅金融監管局處於“禁止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的行政處罰。

1月份的最後一張“紅牌”,同樣花落國有大行。1月22日,監管網站披露,蔡曉梅(時任工商銀行十堰分行銀行卡業務部業務運營經理),因爲內控管理不到位,被湖北金融監管局十堰金融監管分局予以終身禁業的行政處罰。

此外,依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官網公佈數據,財聯社記者統計發現,2025年1月,累計有21名銀行從業人員被監管紅牌罰下。此外,從公佈的處罰原因來看,多數仍然涉及貸款管理不審慎、貸款資金被挪用等貸款“三查”問題,其次則是員工行爲管理不到位,但這種一般也涉及貸款違規問題,案涉員工陷入刑案。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份的一樁終身禁業案件頗爲罕見,過去數年幾乎從未出現。那就是,1月10日,監管指出,時任餘干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理事長夏金平,因爲股東違規持股超比例的問題,被紅牌罰下。

國有大行違規人員罕見佔據半壁江山 金租行業再現終身禁業案例

依據財聯社記者統計,今年1月份,21名被終身禁業的銀行人當中,國有大行罕見佔據多數,涉及

此外,地方農商行、農信社體系中,有

另外,還一名銀行人員的工作單位,監管部門並未公佈,即因爲“授信管理不到位;關聯關係識別不到位、未按集團客戶統一授信;員工管理不到位、員工從事違法活動”被監管取消從業資格的段學瑋。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除了國有大行、農商行、農信社系統外,1月份還罕見出現了金融租賃行業的人員被終身禁業,涉及王翔(時任江蘇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業務二部高級客戶經理)、李裕勇(時任江蘇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業務二部經理、市場總監),其違法違規事由爲“將所有權有瑕疵的財產作爲售後回租業務租賃物”。

而從去年的罰單情況來看,類似的金租行業終身禁業罰單也同樣發生在江蘇。去年3月8日,監管披露,時任蘇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幸福產業業務部副總經理趙長江,因爲對租賃物租前調查不盡職負有責任,被監管部門予以“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終身”的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