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經濟自由度臺灣全球排名第4名 國發會:促數位轉型、確保競爭力
2025年經濟自由度臺灣全球排名第4名,國發會表示,要強化數位轉型、在當前複雜環境中把握契機、確保臺灣國際競爭力。(資料照/洪凱音臺北傳真)
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3日發佈《2025經濟自由度指數》(2025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在184個經濟體中,臺灣全球排名維持第4名,在亞太地區排名第2名,僅次於排名第一的新加坡,在全球則次於分別是第二名與第三名的瑞士與愛爾蘭;國發會表示,臺灣企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僅要技術升級,更需結合數位轉型、韌性策略與永續發展等多重目標。
《2025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指出,受疫情期間不明智的經濟政策選擇、通膨上升、俄羅斯持續入侵烏克蘭、中東地區更廣泛的衝突,以及其他經濟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影響,不僅危及經濟復甦,各國在透明度、效率、開放性及政府效能等政策領域,也面臨許多長期結構性挑戰;臺灣今年平均總分79.7分,雖較去(2024)年80分略減0.3分,但已連續3年維持全球第4名
今年臺灣12項評比指標中,有5項指標列爲「自由」 (100-80分) 等級,依序爲:「司法效能」(94.4分)、「健全財政」(91.3分)、「政府支出」(90.1分)、「貿易自由」(86.6分) 及「財產權」(83分),參見表2。其中,「司法效能」從2020年的70.1分持續推進至2025年94.4分,進步逾24分,爲臺灣近5年來得分表現最佳的指標;「健全財政」、「貿易自由」及「財產權」指標得分亦較去年進步。
此外,臺灣有5項指標全球排名前20名,依序爲:「貿易自由」(第5)、「貨幣自由」(第8)、「司法效能」(第13)、「勞動自由」(第17),以及「政府支出」(第20);今年「貿易自由」(第7升至第5)、「投資自由」(第38升至第28)及「金融自由」(第37升至第35)之全球排名,亦均有所提升。
國發會指出,政府透過經濟自由化理念,協助企業因應商業模式創新,驅動企業重新整合發展方向,以在當前複雜的變革中,應對潛在風險及把握成長契機,確保臺灣在新全球經濟格局中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