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NIH國際見學聚焦阿里山 推動林鐵文化景觀申遺

2025年ANIH國際見學工作坊開幕式,文化部文資局長陳濟民、嘉義市長黃敏惠、嘉市文化局長謝育哲、嘉市觀新處長張婉芬等官員出席。 (文資局提供/廖素慧嘉市傳真)

2025年ANIH國際見學工作坊活動在嘉義舉辦4天,實地參訪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阿里山林業暨鐵道文化景觀」,有印尼、泰國、緬甸、印度、希臘及菲律賓等國的青年研究者,與國內政府部門及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交流對話,11日在嘉義市立博物館發表成果。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指出,亞洲產業文化資產平臺(ANIH)促進多邊交流、資訊共享與跨國協作,招募各國從事產業文化資產保存推動的研究學者專家及實務工作者,成立國際通訊員機制,目前共有34位國際通訊員,互相串聯,與國際組織交流,以提升臺灣工業遺產在國際社羣的能見度。

2025年ANIH國際見學工作坊8日開幕式,文化部文資局長陳濟民、嘉義市長黃敏惠、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主席Teresa Patricio與學員合影。(嘉市府提供/廖素慧嘉市傳真)

此次2025年ANIH國際見學工作坊以阿里山林業暨鐵道文化景觀爲主題,8日開幕,11日將在嘉義市立博物館發表成果及閉幕,活動期間聚焦探討亞洲產業文化資產、文化資產永續與韌性的議題,有3位國際專家專題演講,工作坊成員實地參訪阿里山林鐵文化景觀,交流意見。

嘉義市長黃敏惠在開幕式致詞表示,嘉義市是往阿里山的入口,早期林業的集散地,因而嘉義市擁有「木都」美名,林業帶動嘉義與臺灣的經濟發展,阿里山鐵道及林業文化持續影響在地的人文、觀光及經濟,市府將積極配合中央推動文化景觀申遺,提升嘉義、臺灣在全球文化地圖上的能見度。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致詞表示,阿里山林業暨鐵道文化景觀是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法》認定的重要文化景觀,藉由工作坊,學員們實地踏查阿里山,深入瞭解獨特的人文與自然資源,讓國際認識臺灣擁有如此豐富的文化內涵與潛力,ANIH未來在文化資產保存會與國際組織有更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