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兩會/陸不跟美俄軍備競賽 宋忠平:軍費在GDP佔比依舊剋制
▲大陸軍事專家預料今年軍費預算在GDP的佔比上將微幅增加,剋制也合理。(圖/CFP)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大陸一年一度兩會即將登場,每年中外媒體除了關心大陸今年GDP走勢,軍費增幅也是外界高度關注重心。相較個去己年,大陸軍費呈現微幅上調,如今面對詭譎多變的國際局勢。大陸軍事專家宋忠平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訪問指出,軍事預算與經濟增長有一定關聯性,預料去年大陸GDP增長維持5%,反應在軍費上佔比也會持續穩定剋制。
2024年大陸軍費預算達到1.67兆人民幣(約新臺幣7.32兆元),增幅爲7.2%與2023年相符,報告提及要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未提及支出細項。
根據公開數據,2017年至2024年之間,大陸國防預算增幅依次是7%、8.1%、7.5%、6.6%、6.8%、7.1%、7.2%和7.2%。2016年國防預算增幅爲7.6%,當年結束此前近5年來連續兩位數增長的局面,也是大陸國防預算連續9年維持個位數增長。
▲大陸國防支出連續九年穩定個位數緩增。(圖/視覺中國CFP)
面對詭譎國際局勢,大陸今年軍費是否明顯調整?大陸軍事專家宋忠平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訪問指出,「軍事預算和去年的經濟增長是有一定的關聯性。」他舉出2024年大陸GDP增長大約在5%,今年也預測在5%的基礎之上左右,頂多增加2至3個百分點,因此估計實際調整的幅度和去年(2024年)相比不會很大。
宋忠平也指出,「大陸對軍費的預算波幅相對剋制,目前國際社會大多數GDP增長速率較緩慢,整體世界經濟形勢並非太好,大陸還能保持5%的增長速度,已經很不錯了。」
「基本上,維持去年軍費增長的比例,可能性是比較大的」,宋忠平進一步說,「一方面體現,中國大陸政府適度提高軍事預算,在國民經濟中佔比原則是一致、吻合的。」
▲大陸國防部發言人吳謙也指出,在削減核武庫和軍費開支問題上,美方應該優先。(圖/記者任以芳攝)
另外,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先從人均軍費來看,大陸的軍費支出並非最高。以2024年爲例,美國人均軍費支出約爲2900美元,俄羅斯約爲1000美元,大陸僅約200美元。大陸官媒也多次報導,「中國的軍費支出合理且剋制。」
從軍費增長率來看,大陸軍費增長也低於其他國家。比如,日本軍費增長率爲13%,韓國爲5%,菲律賓是21.6%,德國更是增長近30%。相較之下,大陸的軍費增長平穩剋制。主要應付應對日益複雜的國際安全環境,而非參與軍備競賽,因此更不可能跟進美國、俄國日前提出「減半」軍費的要求。
對此,大陸國防部發言人吳謙也迴應,關於軍費問題,美國軍費開支連年冠居全球,總額超過排在其後8個國家的軍費總和,令國際社會深感憂慮。「我認爲,在削減核武庫和軍費開支問題上,美方確應做到『美國優先』。」
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訪問也指出,「軍備競賽絕對不是趕流行,每個國家面對的軍事需求完全不一樣,比如美國、大陸都有各自全球戰略。」
張競也表示,大陸本身的戰略環境跟軍事耗用的需求,首先考慮社會的囤貨的價格,通漲的係數,國際的情勢以及本身建軍的計劃等等,根據不同變數構成的計算方程式,外界很難歸納成統一的因素,去預測軍費的漲幅。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日前也表示,近年來,全球軍費的開支持續走高。據統計,2024年全球軍費開支約爲2.43兆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全球軍費持續增長的背後是不斷緊張的國際和地區安全局勢,凸顯了當前安全赤字不斷擴大,各方面臨着應對全球安全治理的共同挑戰。
面對外界質疑大陸可能調高軍費應對?林劍也強調,「中方始終不渝地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有限的國防支出完全是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需要,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需要。」
他指出,大陸始終堅持自衛防禦戰略,堅持經濟與國防協調發展,「不與任何國家搞軍備競賽,始終以實際行動維護世界和平,不斷爲世界注入穩定性和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