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科技論壇 中華電林榮賜:建構電信雲、算力雲及AI應用 搶進AI商機
中華電信總經理林榮賜27日參加經濟日報舉辦的科技論壇,林榮賜以「AI賦能 協創百工百業」爲主題,暢談AI趨勢,他更認爲,中華電信已經從傳統電信業者成爲高科技資通訊業者,迎向AI時代,更要成爲國家級AI基礎設施提供者,並建構電信雲、算力雲及AI應用三大驅動引擎,搶進AI新機會。
經濟日報於27日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101室,舉辦2025科技論壇,以「開啓AI新紀元」爲主題。本論壇由經濟日報主辦,協辦單位爲中華電信、工研院、資策會、日月光集團、玉山銀行、凱基金控。
林榮賜表示,去年參加科技論壇,以「起飛」爲主題,過去幾個月AI的確蓬勃且爆發性成長,主要分爲技術及應用兩個角色,AI已經從一個幫大家摘要、分析及建議,現在已經化身成爲拆解任務、調度外部資源,協助完成工作的角色。
近期中華電信落實ESG,也將AI應用在長者關懷及親子應用,林榮賜舉例,中華電信透過馨心學堂,協助70、80歲的長者一起做出人生中首張AI的圖片,在基隆的長者記憶中的那片鹹鹹的海,是討生活的滋味,也是養活一家人的甘甜,透過語言及討論過程,以AI具體並具象化,是一個很溫暖的過程。
此外,林榮賜表示,親子也可以透過AI手把手,製作專屬的繪本影片,爸、媽,小孩可以一起來定義故事內容、人物個性、場景等等成爲共同創作影片,今年第3季也推出Hami Cam,導入生成式AI,除安全監控,還可以紀錄影片後製日記及週記,現在AI已經開始走入日常。
觀察AI發展趨勢,林榮賜表示,AI是建構在網路建設、雲化浪潮以及數位轉型後的「複利引擎」,從近期AI是史上最快速變革期,讓資訊變得可數位化可存取即可應用,未來AI加速改變我們推進生產力決策與創新。
現在因應AI發展,基礎建設使用量、營收都呈現爆發性成長,AI成爲戰略武器,林榮賜觀察,全球科技巨頭資本支出成長六成以上,ChatGPT推出以來,相較當年Google初期,搜尋次數成長5.5倍,推出23個月企業訂閱550萬,每月營收突破10億美元。
從企業角度來看,林榮賜表示,積極推動的產業包含科技、半導體、金融服務及高階電子產業,相對保守的則爲社會服務、公共部門、航空航太以及國防,但員工對於生成式AI的接受度與熱情,高於領導者預期。
林榮賜認爲,現在AI導入,從個體滲透至組織,不是取代人,是放大專業,加速學習,且打破思考框架,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找出創新解決方法纔是更重要的,AI不會取代思考能力會讓你成爲更好的思考者,以及讓你成爲更好的問題解決者。
現在是人類與AI協作的階段,林榮賜認爲,未來轉型重點是AI Agents,透過規劃,記憶、行動與學習能力 AI從工具晉升爲工作夥伴,Agentic AI驅動工作流程再造,創造全新的生產力路徑,進入AI高速公路的階段,以目標爲起點,標示人類判斷點,跨部門整合,並以AI驅動全新流程,未來企業走向智慧化流程整合,從傳統自動化流程與未來智慧代理互補,成爲一個自主營運,甚至一個人加上多個AI Agents,也能成爲一個完整公司。
至於臺灣企業與產業的挑戰與機會,林榮賜表示,臺灣憑藉着硬體優勢,絕對有機會加速AI應用與產業升級,獲取國際合作關鍵位置,因爲硬體優勢,與輝達的上游關係,掌握前沿技術,再透過各個領域的專家專業擴充,隨着硬體,發展到世界各地。
林榮賜尤其看好邊緣AI,他認爲,因爲硬體相對小、模型相對小,但放進最多的資源,也因爲接近客戶端,且放量,加上開源軟體與AI Agents概念,加上對各產業的瞭解,發展各種資源專用落地的套餐,是臺灣重要的機會。
此外,政府政策定位引領產業升級,期待成爲引導產業升級的催化引擎,林榮賜表示,臺灣升級契機,要善用硬體優勢,轉向高價值終端整合及應用服務,建構AI多層次能力,從分散式算力到服務轉型。
近期全球科技巨頭大舉進駐臺灣,設立研發中心及AI算力中心,林榮賜認爲,臺灣成爲AI戰略樞紐,但人才供應決定是否確保優勢的關鍵,臺灣需要更多的應用專家、雲平臺專家、Prompt專家、模型專家、資料專家及治理專家。
而且,臺灣企業對於AI認知到應用落地還有鴻溝,林榮賜指出,根據調查,企業AI準備度只有五成多,企業導入的挑戰在於人才不足,資材品質不一,缺乏明確應用場景及治理。
而中華電信近年則積極以AI賦能企業應用,林榮賜表示,中華電信是通訊服務提供商,更要協助企業政府夥伴,面對AI時代數位轉型。
林榮賜表示,電信服務是中華電信核心,近年持續擴大第二成長曲線,從傳統電信業者成爲高科技資通訊業者,往雲端厚植能力,現在雲端、IDC、資安等三大百億事業,目前累計營收已經200多億,快要達成300億目標。
迎向AI時代,林榮賜表示,電信業者已經從傳統通訊服務成爲國家級AI基礎設施提供者,中華電信將既有資產轉換成AI資產,以信任、韌性及資產結合成爲競爭護城河,建構電信雲、算力雲及AI應用三大驅動引擎。
爲了助攻AI賦能,林榮賜表示,中華電信強化海地星空AI韌實力,現在臺灣成爲全球AI戰略位置,無法想像哪一天國際連線消失,全球的經濟、供應鏈如何運作,因此中華電信扮演重要角色,已經引進低中高衛星服務,今年兩條新海纜完工,並投入兩條新海纜建設,提升臺灣韌性,同時以電信基礎建設支撐邊緣Edge AI創新應用,打造邊緣通信設施及邊緣計算平臺,完善從雲、端、到終端的融合。
中華電信在全臺擁有多個IDC,更是迎接AI時代的數據中樞,林榮賜表示,中華電信更以AI DC串連全臺,AI算力發展,要考慮電力及網路等,因此中華電信打造分散式AIDC,不僅是機房升級,更是爲AI高密度算力、資安與永續而生的新世代數據中心,更協助國內外夥伴建立AIDC。
同時中華電信積極發展IOWN全光網路,串聯分散式AIDC,林榮賜表示,已經可以達成資料主權及算力分離,同時跨機房整合GPU,串連閒置算力提升資源使用率。
中華電信更全力支援主權AI,林榮賜表示,AI基礎設施的屬地營運與供應權利是關鍵國家戰略資產,屬地管轄屬權包含國際公有云到臺灣落地,各國也訂定營運主權要在當地本土營運,此外,供應主權包含供應鏈韌性及掌握,包含晶片自主及伺服器等。
現在中華電信除是三大公雲合作伙伴,中華電信更積極發展主權AI,林榮賜表示,中華電信打造hicloud AI算力雲,建構GPUaaS優勢,
此外,林榮賜指出,中華電信持續培育創新公司,以自主平臺整合資料管理及模型產製,除應用在中華電信五大新應應用,更搶進財政資訊中心及富邦金控等金融業者。
現在中華電信把AI全方位賦能門市及客服服務,大幅提升智慧客服及櫃檯服務效率,同時導入網路維運,每年減少300萬電費,省下2,400萬採購支出,智慧選址,精準建設,林榮賜表示,中華電信自制網路發展與國際並駕齊驅,未來也要朝向Level 4自治化。
對外,林榮賜表示,中華電信積極以AI賦能智慧交通,更透過CVP大數據與AI預測,以人潮及車流的移動方向及停留位置,建構預測模型,讓大型活動疏散可以可以縮短60%的時間。
此外,林榮賜表示,中華電信以AI動態號誌控制,改善市民通勤體驗,並透過視覺語言模型(VLM)結合影像識別與推理技術,打造AI科技執法,同執以全光網路及邊緣運算,實現城市治理,應用在智慧港灣、偏鄉地區等場域。
展望未來,林榮賜表示,將積極結合AI新興技術,中華電信重點將着重在可控可信、智慧應用、在地客制以及領域專用,並以網路韌性、數位轉型,結合AI技術實力,賦能並協創百工百業智慧化升級,落實在智慧醫療、智慧農業、智慧娛樂、智慧學習、智慧生活、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政府、智慧文化、智慧金融、智慧製造及智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