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國家祈禱早餐會 蕭美琴親自出席同心為臺灣祝福禱告
2025年國家祈禱早餐會8月29日舉行,現場近500位貴賓齊聚一堂,爲臺灣祝福與禱告。今年國禱會匯聚不同宗派、領域與地區的基督徒領袖,有來自政府機關、企業界、教會牧者與外交使節等。特別的是,今年有來自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瑞士、印尼、蒙古、菲律賓、波蘭、阿爾巴尼亞等10個國家的32位國際嘉賓專程來臺,展現信仰跨越國界的連結與關懷,副總統蕭美琴也親自出席會中,並發表演說後接受牧者團隊的祝禱。
副總統蕭美琴致詞後接受牧者團隊的祝福禱告。主辦方/提供
她也首次在致詞中帶領衆牧者一起禱告,說:「願上帝賜下平安,保守我們的家園,堅固人民的信心與默契。願主的愛化解沉重,消弭對立,讓我們學會謙卑與軟弱中彼此相愛。願聖靈的智慧充滿,幫助我們以公義治理國家。願這個社會以真理、愛與信仰爲根基,成爲民主的力量。願臺灣面對外在威脅與內部挑戰時,能以信心站立,彰顯上帝的恩典。」
臺灣神學院學務長王榮信牧師在信息中引用《尼希米記》第二章17至20節,分享「有權、有份、有紀念」的主題。他以尼希米帶領以色列百姓重建耶路撒冷城牆的歷史爲例,指出當時國家飽受戰爭創傷,人民失去自由,但領袖尼希米並未放棄,反而在困境中持續思考、祈求,並採取具體行動,凝聚羣衆力量,一同完成艱鉅的重建任務。
高雄福氣教會主任牧師楊錫儒以「配與不配」爲題,分享對信仰與現代教會的深刻反思。他引用《使徒行傳》第5章與《希伯來書》第11章,指出初代門徒爲了信仰甘願受辱受苦,曾被視爲「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這是對服事者最高的肯定與榮耀。
楊牧師指出,初期教會雖人數不多、條件有限,卻在短時間內影響整個亞細亞與歐洲。相比之下,現今教會資源豐富,卻常覺得軟弱無力。他認爲關鍵在於「門徒的品種」不同。初代門徒是以「捨命爲福音」爲生命目標,對信仰的迴應不只是知識,而是願意付上實際代價的行動。
他強調:「真正有影響力的信仰,不僅是說出福音,更是活出福音,讓人看見那份願意爲所信之道承擔的榮耀與力量。」他也期待教會的門徒訓練不該只停留在知識層面,而應深深植入信仰的價值與榮耀,讓願意爲信仰而活、爲福音受苦的生命重新出現。
最後,楊牧師勉勵衆人:「當教會再次產生這樣的門徒時,不僅會迎來信仰的復興,更能成爲這個世代最大的祝福。」他也以禱告祝福臺灣,願上帝保守祂的教會,也保守這片土地,持續成爲光與盼望的所在。
副總統蕭美琴親自出席2025國家祈禱早餐會致詞。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