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四屆亞太永續博覽會九月臺北登場 專業論壇對話 凝聚邁向變革力量
藉由專業論壇對話,激盪多元創新思考(2024年亞太永續博覽會資料照片)。TAISE/提供
由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主辦「2025第四屆亞太永續博覽會(2025 SDG Asia)」即將於9月11日到9月13日在臺北世貿一館登場,今年以「邁向變革的力量(Charge Towards Change)」爲主題,匯聚超過百家來自政府、企業、大學、醫院、非營利組織等參展單位,以具象的展覽內容和舞臺活動,完整呈現臺灣各行各業實踐永續發展的成果,並與國際社會對話。
TAISE董事長簡又新觀察,儘管這些年來以「永續」爲名的口號喊得響亮,然而各人心目中對於「永續」的想像卻各有不同。爲了促進各界完整認識「永續」的意涵,進而實際參與響應,TAISE四年前開始舉辦博覽會,鼓勵各參展單位藉由創新展示方式與參觀民衆溝通,也從中找尋跨域合作或結盟機會,開創更多轉型的可能。
簡又新欣慰,歷經四年能量蓄積,這項博覽會規模不斷成長,從第一年僅佔世貿展館一區角落,到今年已經擴大爲全區展會,三天期間預計吸引五萬人次參觀。主辦單位與各參展單位卯足全力,靜態展示之外,還聯手規劃各項動態舞臺論壇與活動,期待滿足不同階層與需求參觀者,都能從博覽會中獲得豐富收穫。
其中在專業論壇方面,荷蘭建築設計團隊MVRDV帶來「碳告白:從反思到行動—建築設計的轉型之路」,深入剖析建築產業在碳排放管理與永續設計上的挑戰與策略;臺灣檢驗科技將介紹「企業推動循環經濟,邁向永續發展:ISO 59000系列循環經濟標準的實踐路徑」,探討標準化方法協助企業落實循環經濟之道;塑膠中心主講「永續與循環:驅動企業轉型與新商機」,鼓勵企業執行循環設計與創新,推動永續轉型與新商機。
運用科技提升企業轉型工程效率,叡揚資訊規劃「從趨勢到實務:資訊服務業如何拆解ESG痛點與實務案例」,呈現企業在推動永續轉型過程中面對的挑戰與解決策略;希達數位將主辦「AI淨零新路徑高峰會」,展示如何運用人工智慧協助全產品碳揭露,助力企業實踐減碳。
具體應用生活領域,臺北醫學大學「低碳醫療國際論壇」,特別邀請新加坡國立大學永續醫療中心主任Nick Watts分享醫療廢棄物再生經驗,直接挑戰溫室氣體範疇三減量難題;阿瘦企業「ASO步向永續3.0 — 足測·循環·零負擔」,分享品牌在循環消費與零負擔策略的實踐經驗;而聯利媒體(TVBS)則將發揮媒體責任,發表「人體塑膠微粒風暴:最新調查與健康警訊」,揭示微塑膠對人體健康的潛在風險,喚起社會對環境與健康永續的重視。
護國神山臺積電今年也在博覽會中舉辦主題論壇,除了由資深副總暨ESG委員會主席何麗梅親身介紹自身永續作爲,還邀集政府與民間夥伴同臺探討循環經濟與資源創新、生物多樣性與永續轉型議題,攜手創造「共榮與成長:發揮永續影響力,驅動美好改變」,併爲青年朋友搭建「永續築夢站」。
另外,由主辦單位TAISE策劃「永續城市高峰會」,邀集多位縣市政府代表介紹各自淨零轉型與永續治理上的實務經驗,以凸顯公部門在城市永續發展中的核心角色。各項論壇活動開放有興趣的民衆自由參與,詳情可以上亞太永續博覽會網站查詢並報名。
實現全民行動參與永續目標,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除了專業論壇與商務交流,更規劃多項親民的生活化內容,鼓勵各年齡層大小朋友共同參觀,在輕鬆氣氛與互動體驗中累積永續知能,成爲具備行動力的永續公民。
TAISE副秘書長李勁逸表示,爲了引領參觀民衆能在短時間內掌握各單位展示重點,今年特別規劃了五大主題導覽路線,由經過專業導覽的志工帶隊,協助觀衆根據自我需求探索永續轉型關鍵議題。
五大路線包括:走訪產業龍頭與關鍵技術的「跨界產業永續力」;聚焦建築、生活與觀光空間的「Living with Sustainability」;剖析創新技術、制度設計與綠色金融的「淨零解方實踐」;涵蓋教育、醫療與NGO行動的「社會永續藍圖」;以及全面總覽展覽核心成果的「邁向變革的力量」,全方位體現永續實踐的多元樣貌。
今年整體展館區分十大主題,參展單位超過百家,爲了優化參觀體驗,大會導入「逛展小幫手」線上系統,觀衆只要透過手機,就能即時查詢地圖、活動流程與參展品牌資訊,便利逛展同時具體實踐無紙化理念,體現永續與科技融合的創新精神。
此外,展場中也規劃「永續集章闖關遊戲」,特別歡迎親子、朋友與同事組隊參與,只要完成14個攤位挑戰即可領取獎品。即日起上網免費報名預約參觀或參加社羣活動,還可獲得報名禮和抽獎機會。
亞太永續博覽會官方網站:https://www.sdgs-asia.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