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二屆再生醫學技術研討會 9月21日登場 產官學菁英齊聚臺北 聚焦臨牀應用與法規新制

隨着「再生醫療雙法」預計於2026年正式上路,臺灣醫療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轉折點。再生醫學被視爲下一波醫療革命,不僅在幹細胞與外泌體研究領域展現突破,更在臨牀應用與法規制定上成爲全球焦點。爲了協助醫師、產業界與研究人員掌握最新趨勢,亞太再生醫學學會將於2025年9月21日(週日)在臺大醫院會議中心舉辦「第二屆再生醫學技術研討會」,由一曜再生醫學科技承辦,彙集產官學界專家,共同探討臨牀挑戰與未來發展。

本屆研討會以「再生製劑與應用:臨牀挑戰與未來發展」爲主題,規劃七場專題演講,涵蓋幹細胞、外泌體、再生製劑與精準醫療等核心領域。研討會特別安排衛福部官員親臨會場,針對最新法規與政策進行宣導與解讀,讓與會者能在技術交流的同時,也掌握法規脈動,降低臨牀與研發過程中的風險。

七大亮點主題 全面聚焦產學臨牀

議程設計涵蓋七大亮點:

1.從造血幹細胞到間質幹細胞的臨牀應用

2.精準醫療與再生醫學的新曙光

3.再生醫學法規專題:從研究到臨牀的合規挑戰

4.外泌體與幹細胞跨三代人應用機轉

5.精準檢測與個人化照護策略

6.霧化器於外泌體之運用

7.再生製劑條例與相關法規最新說明

產官學菁英齊聚

開幕典禮將由亞太再生醫學學會理事長、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林凱信,副理事長張承仁(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副理事長郭乃文(臺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院院長)共同致詞,展現產官學三方協力的決心。

專題演講陣容包含: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巫康熙教授,分享從造血幹細胞到間質幹細胞的臨牀轉譯經驗。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張承仁教授,帶來再生醫學如何結合精準醫療的新觀點。

花蓮慈濟醫院細胞中心主任孫立易博士,深入探討從研發到臨牀的轉化歷程。

馬偕紀念醫院兒童醫院副院長楊昆德,聚焦臍帶間質幹細胞胞外體跨三代應用的機轉。

安奕生物科技總經理何炳慶博士,介紹基因檢測如何整合個人化照護策略。

臺達電子許元銘博士,分享醫用霧化器在外泌體應用上的潛力。

最後,由衛福部食藥署副組長林意築壓軸解析《再生醫療製劑條例》,協助業界提前因應政策。

全球趨勢與臺灣契機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預估,全球再生醫療市場規模將在2030年前突破千億美元,幹細胞治療、外泌體研發與個人化精準醫療都被視爲高潛力領域。臺灣在醫療研發與臨牀試驗上具備優勢,若能結合法規制度完善與產業鏈串接,將有機會在亞太區域搶佔關鍵位置。

亞太再生醫學學會指出,本次研討會不僅是一次技術與法規的交流,更是連結臨牀、學研與產業的橋樑。透過跨領域討論,能幫助醫療專業人員、產業先行者與學術研究者,更全面地理解再生醫學在臨牀治療上的應用潛能,並同步掌握法規落地的實務方向。

會議資訊

時間:2025年9月21日(日)08:30–17:30

地點:臺大醫院會議中心402CD

費用:會員500元/非會員800元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7Yt5TZs2VHfbCBqz8

亞太再生醫學學會誠摯邀請醫療專業人士、產業代表及學研單位踊躍參與,共同迎接再生醫療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