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青海糧食、油料產量均創十年新高
本文轉自:人民網-青海頻道
人民網西寧2月8日電 (記者楊啓紅)記者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獲悉,2024年,青海一產業增加值增長3.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715元,同比增長7.1%。糧食和重要農畜產品穩產增產,種植各類農作物871萬畝,其中,糧食458.8萬畝,增加1.44萬畝;油菜222.5萬畝,增加1.7萬畝。糧食、油料產量分別達到118.3萬噸、33.1萬噸,同比增長1.8%、2.9%,均創十年新高。新建高標準農田14.33萬畝,改造提升6.98萬畝,發展高效節水灌溉1.94萬畝。
牛羊出欄936.59萬頭(只),落實牛羊出欄補貼1.52億元。高原冷涼蔬菜、供港蔬菜基地加快建設,蔬菜播種面積66萬畝,產量達到161萬噸,增長7.3%,西寧成爲國家冷涼蔬菜黃金種植區。“青海三文魚”公共品牌正式發佈,水產品產量達到1.9萬噸。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達到98%以上。
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方面,累計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17個。海晏、達日兩縣入選國家級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全省有機草原監測面積突破3億畝。創建湟中設施蔬菜和高原冷涼蔬菜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青海枸杞優勢特色產業集羣,新建3個農業產業強鎮。
創新推進農體文旅商融合發展,建成拉麪產業數字化平臺,舉辦農畜產品品牌宣傳及產銷對接活動182場次,全年輸出農畜產品110.15萬噸、173.2億元。在香港舉辦高原特色農牧業推介活動,設立運行“淨土青海·高原臻品”青海(西寧)生活館暨供港蔬菜基地,40多個農畜產品通過STC認證,青海犛牛肉供港准入,冰鮮藏羊首次供澳。鮭鱒魚出口5529噸,是上年的12倍,出口額達到3.1億元。
科技創新方面,建設農作物原良種基地30萬畝,全國制種大縣和南繁基地建設項目有序推進。青薯9號示範田平均畝產刷新全國單產記錄,連續兩年居全國馬鈴薯種植面積榜首。全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18%。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0%以上。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秸稈、農田殘膜、畜禽糞污處置利用率穩步提升。
鄉村建設治理方面,實施“321”示範引領工程,建設300個高原和美鄉村、200個鄉村產業示範村和100個鄉村治理示範村,推動鄉村整體提檔升級。新建農村戶廁2.11萬座,問題廁所整改任務全部完成,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67.3%。推廣久治縣“十戶長”制、貴南縣“三約一制度”、祁連縣“千崗萬哨”、湟中區“村級議事協商”等基層治理新做法新典型,基層治理效能不斷提升。實施鄉村產業振興“頭雁”培育項目、農村實用人才培訓、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認定鄉村工匠名師252名,帶動1300餘名脫貧人口就業增收。
此外,農牧區改革穩步推進,資源要素集聚更加高效。完成祁連、湟源兩縣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和住宅類房屋專項整治。整縣推進大通縣土地延包,在西寧市城東區韻家口鎮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全省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益12.7億元,增長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