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老派日曆:不只是記日子,更記錄臺灣400年的歷史之旅!

▲日曆是一道「臺灣四百年」的風景線,沿着它望去,可以遠眺無垠。

▲2024老派日曆這次使用一體成形的書封支架,先映入眼簾的是深咖啡色的書封,裱布的材質摸起來很有質感,設計則特別融入中文/日文/西班牙文,代表着臺灣400年間所歷經的多元文化。

已經邁入第六年的老派日曆,前前後後也收藏過兩年,充滿復古懷舊感的老報圖像,展現了「報紙知識性」與舊時代的「臺灣文化特色」,本來預期今年內容也會圍繞在報紙圖像中,沒想到很驚喜的竟然和歷史補教名師「呂捷」合作!除了保留報時光獨有的報紙元素,還加入了呂捷親筆撰寫的歷史故事!每天只要閱讀不到1分鐘,就能輕鬆認識臺灣400年來的開發軌跡,感覺過完一年,就可以變成臺灣史小老師了?XD

▲老派日曆設計排版以文字爲主體,但最重要的日期部分還是一眼就能看清楚,國曆/農曆/特殊節日都沒少;縣市名稱則用不同語言來標示,呈現臺灣400年來的多元文化。

▲翻着翻着就從澎湖走到臺南了!除了每日文章都不一樣,左下角呂捷Q版頭像也會有不同的表情變化,時而眨眼時而皺眉,爲閱讀增添趣味性!

自荷蘭人1624年來到臺灣,2024這年將是「開臺400年」!老派日曆就是以臺灣400年爲主題,從澎湖出發環島一圈,透過呂捷撰寫的歷史趣聞走訪18個縣市,帶你吃喝玩樂深入瞭解寶島臺灣的歷史文化!

▲書封翻開來是日曆內封面,顏色是很特別的淺咖啡金色,有種神秘高級的感覺;大大的臺灣地圖擷取自《聯合報》1966/09/16的老報紙,跟主題400年相呼應。

▲按照嘖嘖募資頁上的說明,本身帶有磁力的書封往後折翻就輕鬆變成立架!不同以往分開附贈的紙立架,一體成形可以讓日曆站得較穩固,也不會有紙立架用到年中就可能撐不住日曆重量的情形…

▲翻開日曆第一頁,大大的「臺灣四百年」彷彿爲這一年的環島旅遊翻開序章。

▲往後翻是取用於大英圖書館的福爾摩沙地圖,可以看到舊時臺灣地區劃分/地名等等。

▲接着主角呂捷出現了!Q版的頭像插畫很有臨場感:「在十六世紀以前,她是一顆在西太平洋海上乏人聞問的石頭,1624年她突然躍上了歷史的舞臺,400年來她歷經了六個外來政權,近百年來她成爲兵家必爭之地,她的名字叫做『臺灣』!」_呂捷親撰的這段話,有種導遊開場白的感覺,讓人很想繼續翻下去!

▲目錄頁讓全年12個月的行程安排一目瞭然,1月從澎湖出發,12月回到高雄,途經18個縣市環島一圈。

▲月曆的部分標示例假日、國定假日,可以撕下來貼在辦公桌或書桌上,早早就可以想好自己的請假攻略XD

▲進入正題!新年第一天要從澎湖出發環島了!日曆內容主要是由呂捷撰寫的歷史趣聞+《聯合報》新聞報導組成,排版雖然都以文字爲主,但閱讀起來不會感到擁擠不適。

▲細看呂捷撰寫文章的部分,用輕鬆幽默的口吻來訴說臺灣歷史故事,像是這篇「由於港外海濤彭湃,港內水靜如湖,澎湖內海形成了最好的避風港,故名爲『平湖』,沒錯~臺語發音就是『澎湖』!」,雖然去過澎湖兩三次,卻都沒想過地名背後的涵義呢!

▲除了呂捷親撰的幽默趣聞,還精挑歷史新聞報導相互呼應,這一點相當用心,讓讀者可以透過昔日新聞,深入理解臺灣的發展歷程,有種時光交錯的趣味感!

▲有沒有發現還有這個小地圖!每到不同城市就會擷取該地區的地圖,讓我們有種打卡旅遊的感覺!

如果可以每天吃喝玩樂就好了!這是許多人心中的願望吧?無奈現實生活中難以達成,透過這本老派日曆以閱讀方式環島一圈,除了有一般手機日曆無法傳達的「知識性」,也會讓我更有靈感的規劃下次旅行,這就是紙本日曆的魅力!

2024老派日曆現正於嘖嘖募資中,募資期間其實有很多折扣,除了享有最優惠的價格,還贈送電子版日曆,習慣使用電子產品的人還是可以使用手機、平板閱讀喔!心動的話就趁現在加入臺灣400年環島團吧!https://r.zecz.ec/UB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