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信託產品發行規模超300億,基礎產業類及金融類非標信託產品熱度提升
財聯社2月10日訊(編輯 李響)近期,信託產品又受到機構和投資者的青睞。
財聯社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1月份,信託類產品共新發行916只合計331.83億元,平均預計收益率達到6.57%,其中證券投資信託發行數量佔比過半,仍爲主要融資品種,融資金額方面,集合信託仍是主流,1月份累計發行196.94億元,佔比近60%,平均單隻產品發行規模超1.8億元。
受春節假期季節性因素影響,不少信託公司在年前加大產品的募集力度,擴大市場份額,1月份信託市場行情轉熱,成立數量及成立規模均大幅攀升,不過在資金投放項目上有收緊信號。
據第三方金樂函數機構統計,1月份集合信託的投資領域主要流向了基礎建設類產品和證券市場類產品。其中基礎建設類產品以267.53億元規模佔據了主導地位,在支持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信託資金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證券市場類產品的規模(119.62億元)和佔比(30.19%)也在不斷擴大,或與當前資本市場環境的改善以及信託公司對標準化資產配置的日益重視有關。
用益信託分析師劉欣怡表示,1月份基礎產業類及金融類非標信託產品成立規模大幅攀升,資金大幅流入,一方面與隱性債務化解持續推進,部分地方項目開始兌付,投資者對非標信託產品的風險偏好逐漸改善有關,另一方面,1月份高達20億規模的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項目落地,也推動非標產品成立規模增長。
從資金運用方式來看,在壓降非標融資業務的背景下,權益投資和證券投資仍占主導地位。Wind數據顯示,兩者1月份累計發行規模超111億元,貸款類和債券投資佔比較小,但整體收益率相對偏高,其中貸款類信託平均預計收益率高達6.8%。
如今年1月由陝國投受託成立的“星輝2466133號灃西發展組合優選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該計劃中就有不低於80%的信託資金用於向陝西西鹹新區灃西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作爲融資方發放信託貸款,不超過1000萬的認購資金最高預期收益可達6.9%。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信託和委託貸款規模已同比大幅降低。據東吳證券團隊統計,2024年全部新增信託貸款已不足4000億元,委託貸款也淨減少577億元,且資管新規後信託資金流向基建領域佔比已大幅降低。隨着近期信託政策出臺,要求信託公司迴歸本源,大力發展主動管理業務,壓降融資類信託規模的信號愈發明顯。
1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金融監管總局《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信託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信託行業落實“雙罰”制度,全面強化監管,將防範風險作爲永恆主題,推進信託公司風險化解。《意見》要求到2029年,信託業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到2035年,基本形成堅守定位、治理完善、經營穩健、服務專業、監管有效的信託業新格局。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監管一直在釋放信號信託需要轉型以及合規經營,目前傳統非標業務已經較難提升信託公司的營收,整體的轉型壓力也很大,目前多家信託公司在標品業務上創新動作不斷,從長期來看,今年流動性寬鬆政策基調預計不會改變,後期固收類標品信託仍有望保持增長態勢,以資產服務信託、資產管理信託、公益慈善信託爲主的創新產品也將迎來較好的投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