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建議百億美元低利融資大陸

《爲臺灣經濟奮鬥一生》葉萬安百齡回顧(天下文化)

1987年7月我政府宣佈解除戒嚴、同年11月開放臺灣民衆前往大陸探親,是時臺灣外匯存底已超過七百億美元,正是臺灣錢淹腳目年代。而大陸正推動改革開放,進行經濟建設,改善人民生活,資金極爲缺乏。我深感此時我政府如能助其一臂之力,透過世界銀行或亞洲開發銀行給予大陸一百億美元的低利融資,應可化解兩岸長期以來的敵對態勢。雖然當時臺灣法律規定,以資金支援對岸是「資匪」,要判刑坐牢的。經與經研處同仁研究後,認爲政策上如決定對大陸給予援助,可先修法,解除該項規定後,再採取援助行動。遂向當時(1988)經建會趙耀東主任委員報告,獲得他的激賞。不過在當時情況下,他說提出這樣大膽的建議,他的身分與聲望還不夠。於是趙耀東主委遊說了國民黨元老陳立夫等34位中國國民黨評議委員,在國民黨召開評議會時共同提案,建議政府給大陸低利融資(香港《明報》曾爲該提案來訪問我,並將專訪登在1988年8月18日該報)。可惜的是蔣經國黨主席剛去世不久,李登輝主席未能做出明確決定,交秘書處研究,致使胎死腹中。當時該案如能通過,給予大陸鉅額融資,幫助大陸加強經濟建設,改善人民生活,則日後兩岸關係將完全不同。

1992年5月1日退休後,5月底即赴大陸探親及訪問。在我赴大陸前,好友美國史丹佛大學客座教授劉遵義,就寫信給大陸幾位財經高級官員,告訴他們臺灣的經建會前副主委葉萬安,不久將來大陸,如想了解臺灣過去經濟發展經驗,可與他聯繫。另經建會前主委趙耀東,在我去大陸前一個月,應邀去大陸,在有人問他臺灣經濟發展有關細節時,他說我只管大政策,詳細情形,下個月葉萬安將來大陸,可以問他,他是臺灣經濟的活字典。所以我未去大陸前,就有很多人知道並企盼與我相見了。

當我到北京第二天,我的老友華而誠,是世界銀行駐大陸辦事處首席經濟學家,邀請我餐敘,也邀請大陸政府六位高級官員作陪。於是我很快結交了大陸政府官員的許多新朋友,應邀前往座談。如國家計委邀請六次、體改委二次、人民銀行及國家外匯管理局各一次、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20多次、各地社科院多次;以及各大學,如北大、清華、南開、南京、浙大、東南、上海財經,哈工大、西南財經、廈大及西安交大等等20多所大學,其中南開、東南及上海財經大學,聘請我擔任客座教授,有的大學更多次邀請。

臺灣有關部門組團訪問大陸,如工商建設研究會、全國工業總會組團訪問大陸,也邀請我擔任顧問;國民黨主席連戰組團訪問大陸進行「和平之旅」,我應邀爲團員之一。親民黨與大陸中共中央臺灣辦公室在上海召開「第一屆兩岸民間菁英論壇」,我應邀參加,並擔任大會兩位主講人之一,我講「臺灣經濟發展與兩岸經貿交流」,大陸方面主講人爲「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高尚全教授,他的講題是「堅持以人爲本的發展和改革觀,使人民分享發展和改革的成果」。

大陸國家計委、體改委、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等,開始都請我講「臺灣經濟發展經驗」。關於這方面我在拙作《臺灣經濟再奮發之路》及拙作《臺灣經濟奇蹟的奠基者 尹仲容》,均有詳細紀述,有興趣者可以參考。(三之三,摘自天下文化《爲臺灣經濟奮鬥一生》;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