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軍統特務”寫信爭取離休待遇,鄧穎超:不要虧待了他!
1945年的一天,剛開完軍事會議的蔣介石御用速記員沈安娜挽着女同事的手走出洗手間,與一名男子點了點頭。半個小時之後,一份絕密情報就出現在周恩來的辦公桌上。
1949年4月20日,被揭穿“假和平”的蔣介石一怒之下拒絕了共產黨提出的和平條件。
沒想到21日,解放軍百萬之師雄赳赳氣昂昂地順利過江並解放了南京。
按捺不住心頭怒火的蔣介石迅速從南京撤回上海,準備在那給革命人士一個迎頭痛擊。
一天,蔣介石正在給手下的高級將領們開會,分析當前國共兩黨的形勢,他吐沫橫飛地侃侃而談,順道給他們鼓勁打氣。
說着說着,只見蔣介石把手一舉,看了沈安娜一眼,臺下的各級軍官紛紛停下了手中的筆。
熟知蔣介石習慣的沈安娜也快速放下筆,靜心凝神地坐着,她知道馬上就要說到“絕密”消息了,連自己都不能做筆錄。
蔣介石看了一下四周,都沒有在做記錄的人了,他才放心地說:如有跟黨國意見不統一的,無論是何黨派,一律格殺;並密令,先把民盟領導人暗中控制起來,伺機殺害。
爲了最大程度的保證暗殺令的執行,毛人鳳在會議中就下令先控制住民盟領導人張瀾和羅隆基,等待進一步指令。
休會期間,沈安娜緩緩站起身,約了一個相熟的女同事一起去洗手間。
她快速走進隔間,閉上眼睛,靜氣凝神了幾秒鐘,拿出一張紙條畫上密密麻麻的符號。
然後卷好放入衣袖中,若無其事地挽着女同事的手走了出去。
在樓梯上,一名副官不經意地與她們擦肩而過,沈安娜微微點了點頭,就快步回到會議中去了。
僅僅半個小時,上海情報組織領導人之一李克農就把這份絕密情報放到周恩來的辦公桌上。
很快,周恩來就明確指示上海地下黨:必須保護好民主愛國人士的生命安全。並不惜一切代價護送張、羅二位領導到北平參加全國政治協商會議。
上海地下黨的負責人吳克堅接到命令後明白,如今放在眼前的難題是,如何順利營救出在特務監視下的張、羅二人。
思慮良久,“楊虎”這個名字突然跳了出來,吳克堅一拍腦袋,對,先把他爭取過來再說。
吳克堅說的這個人叫楊虎,目前在國民政府擔任監察委員的虛職,非常清閒。
楊虎不是一般人,他不但參加過愛國主義運動,明確表態支持共產黨,還與蔣介石素有嫌隙。
他是國民黨的元老級人物,但是獨裁的蔣介石眼裡根本容不下楊虎這般“不識時務”之人,只隨便給了個閒職安置他。
素來以“上海土皇帝”自稱的楊虎,還有一個上海警備處副司令的女婿,只要得到了這兩個人的鼎力相助,營救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因此,吳克堅決定先秘密會一下楊虎,探探他的口風。
一開始,楊虎聽說讓他設法營救面露難色,吳克堅把民族大義跟他理論了半天,請他務必幫忙。
誰料楊虎只是靜靜地看着他,壓根不表態。
無奈之下,吳克堅只能說:“我本是受周恩來同志的吩咐行事,如若您實在爲難,我也只能如實向恩來同志彙報了。”
楊虎聽到周恩來的名字,突然眼前一亮,反而怪吳克堅沒有直說。
楊虎說:“憑我一人之力雖難成事,但是我還有個女婿是副司令啊。另外,我還可以舉薦一人,稽查處的副隊長閻錦文。我當年一手提拔他,平時他對我也是言聽計從的。更重要的是,他跟我一樣,對恩來同志頗有好感。”
隨後,楊虎叫來了女婿和閻錦文共同商議營救事宜。
他開門見山地說:“這是周恩來交給我們的任務,必須完成好了。”
閻錦文十分爽快地說:“這事毛人鳳勢必會交給我們稽查處來辦,交給我萬無一失,您就坐等我的好消息。”
1949年5月24日,大勢已去的蔣介石急匆匆地給毛人鳳下達了最後動手的命令:將所有在押的人士一律處死。
5月10日,由上海警備司令部稽查處處長何龍直接下達了處理張瀾和羅隆基的命令。
警備司令部第三大隊隊長的聶琮欲搶頭功。
可是他突然想起,虹橋醫院所在地區是副大隊長閻錦文分管的,他插不上手。
於是,只好假意給閻錦文打電話讓他前來商議。
閻錦文靈機一動,直接在電話裡說:“這等小事,何勞您親自動手,小的出馬,保證手到擒來。”
當晚,經過一番安排,閻錦文決定先去虹橋醫院探個路。
於是只帶了幾個親兵驅車前去。
帶着警備隊的命令衝進虹橋醫院。
到了醫院,當着衆人的面,他假意高喊:“張瀾、羅隆基趕緊上車,我奉命押解你們!如若不從,就地正法!”
張、羅二人見實在躲不過去,只能硬着頭皮上了車。
經過幾道關卡,層層攔截,營救的吉普車飛快地開到了楊虎的公館。吳克堅帶着穿便衣的解放軍,早已守候多時。
楊虎緊緊地握着張瀾和羅隆基的手說:“二位,我是奉了周恩來同志的命令前去營救的,多有得罪,還望見諒啊!”
1949年,10月1日,舉世矚目的開國大典如期舉行,張瀾平安地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站在毛主席的身邊共同見證了這一偉大的開國盛典。
這個激動人心的歷史時刻,有張瀾的加入顯得意義非凡。
因此,新中國成立後,營救張瀾有功的閻錦文被組織安排到上海公安局工作。
隨着年紀的增大,閻錦文決心卸甲歸田回鄉暗度晚年之際,給鄧穎超同志寫了一封書信,懇請組織能給他安排離休待遇。
鄧穎超念及他這些年爲新中國成立所做出的貢獻,特意批示:“閻錦文先生對中國革命有貢獻,經商議,定爲離休,我們不要虧待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