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唐亮出任南京市委書記,妻子主動詢問:想不想找個洋妹子

自古以來,在功成名就之後就拋棄糟糠的人不在少數,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功名利祿都是一把懸在心口上的雙刃劍。抗戰時期,無數有志之士爲了趕走敵人,毅然投身進革命事業當中,那段艱苦的歲月過去之後,曾立下戰功的將士們又在和平年代爲祖國的建設而獻身。

但有不少人在謀得一官半職之後,就開始嫌棄家裡的糟糠之妻,覺得她們跟不上時代的腳步。而這部分人,在當時有個特殊的稱呼——改組派。畢竟時代在進步,人們的思想和眼界都越來越開闊,大街上的紅男綠女也越來越光鮮亮麗,反觀家裡樸實無華的妻子,相比之下似乎已經落伍。

相信天底下沒有哪個女人希望自己的丈夫成爲“改組派”,但被自卑籠罩的張銳,卻主動詢問丈夫想不想找個帶“洋味”的妹子?令張銳沒想到的是,丈夫的反應出乎了她的意料,當她明白了丈夫的心意之後,竟忍不住掩面而泣。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都在好奇張銳的身份。那麼她究竟是誰?她的丈夫又是何許人也?張銳是我軍部隊當中的一名女兵,曾在邊區婦女救國總會擔任婦女生活改善部的部長。1940年,二十出頭的張銳在部隊邂逅了擔任軍區政治部主任的唐亮,兩人的姻緣也就此拉開序幕。

在八路軍冀魯豫軍區當中,唐亮是出了名的驍勇善戰,再加上他小時候有上過私塾的經歷,中學畢業的他在部隊裡也算得上是能文能武的人才。時任冀魯豫軍區司令員的楊得志對唐亮賞識有加,唐亮出色的表現也讓楊得志極爲滿意,唯有一點令楊得志感到頭疼,那就是唐亮的個人問題一直沒得到解決。

1910年出生的唐亮已經年過三十,部隊裡滿足“286”條件的幹部基本上都以成婚,但唐亮卻連個目標都沒有,這讓作爲上級的楊得志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畢竟唐亮性格靦腆,爲人又老實,平日裡和部隊裡的女同志打交道都扭扭捏捏的,如果沒人拉他一把,都不知道他這個光棍要當到何年何月。

爲了解決唐亮的個人問題,楊得志專門找來申戈軍幫忙,兩人思前想後,才終於確定了一個合適的人員,此人正是比唐亮小七歲的張銳。但以唐亮靦腆的性格,即便確定了目標,也很難討得對方歡心,於是楊得志便決定親自出馬,爲唐亮牽線搭橋。

藉着檢查工作的機會,楊得志帶着唐亮來到了張銳所在的部隊,剛到門口,唐亮就打起了退堂鼓。見唐亮面露難色,楊得志直接拉着他找到張銳:“同志,我們進來討口水喝。”趁着喝水的間隙,楊得志開始向張銳介紹起唐亮,還着重說明了唐亮至今單身。

楊得志的小心思,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此話一出,讓本就靦腆的唐亮羞紅了臉,一旁的張銳也紅着臉低下了頭。僅這匆匆一面,唐亮平靜的心早已被激起了千層巨浪,但呆頭呆腦的他卻不知該如何是好。在楊得志的提點下,唐亮才終於鼓足勇氣,約着張銳一起散步談心。

經過幾次交流和接觸,張銳對唐亮也心生好感,沉浸在愛河中的唐亮此時終於開了竅,主動開口向張銳求婚。就這樣,兩個年輕人懷着對未來的憧憬,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1950年,唐亮被組織上任命爲南京市委書記,身居高位之後,家中門庭若市,大大小小的應酬更是應接不暇。

作爲妻子,張銳一直全心全意地支持着丈夫的工作,只是漸漸地,她心中竟開始有些失落。家中往來的賓客之中,不乏一些年輕貌美的女子,自己站在她們中間,彷彿一個不起眼的陪襯。外面的“改組派”越來越多,看着那些打扮時髦帶着“洋味”的妹子們,張銳開始擔心丈夫會不會也成爲“改組派”的一員。

這天,張銳送走來訪的女客後,看着她們曼妙優雅的背影,心中的失落感又更加沉重了,此時她再也忍不住地感嘆道:“我是不是又老又土氣?”一旁的唐亮聞言便安慰道:“人總是會老的,土一點就土一點。”見丈夫沒明白自己話裡的意思,張銳隨即追問道:“那麼你想不想找一個帶着洋味的年輕妹子。”

聽到這句話,唐亮瞬間變得嚴肅起來,他看着妻子義正言辭地說道:“我纔不當改組派!”此時張銳才終於意識到,木訥的丈夫其實什麼都懂。而唐亮也並不是說說而已,爲了讓妻子看到自己的決心,唐亮不僅嚴於律己,還不允許自己手底下的人有“改組”的跡象,一經發現,他都會嚴厲地批評教育對方。

唐亮用自己的言行讓妻子徹底放下了心中的防備,只是這對革命伉儷的後半生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1964年,張銳被確診爲口腔癌,之後又被檢查出多種併發症。病魔的糾纏折磨得張銳痛不欲生,忙於工作的唐亮爲了安撫妻子的情緒,一有空就寫信到醫院鼓勵張銳。

丈夫真摯的關懷給了張銳抵抗病魔的勇氣,她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終於她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回家之後,唐亮每天爲她做飯,陪她散步,出門工作之前還要囑咐孩子監督張銳休息。在唐亮的細心呵護下,張銳的身體一天天好轉。

1986年,和病魔鬥爭了20多年的張銳以爲自己的幸福可以就此延續下去,沒想到卻迎來丈夫癌症晚期的噩耗。丈夫的離世擊垮了一向堅強的張銳,鬱結難解的她最終積怨成疾。1996年,重病的張銳也隨丈夫而去。時至今日,他們不離不棄,相互扶持的愛情故事,依舊感動着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