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萬股民嗨了:杉杉股份,“起爆了”!

跌跌不休的杉杉股份(600884.SH),終於強勢反彈!

4月以來,杉杉股份最大漲幅達到91.18%,總市值重新逼近240億元。

此前,自2021年起,杉杉股份持續下跌,最大回撤超86%。

爲啥現在突然“支棱”了?

兩大原因:

1、基本面終於“困境反轉”;

2、公司內鬥“塵埃落定”。

公司業績終於強勢反彈。

杉杉股份是負極材料龍頭,負極材料的主要終端是新能源車及儲能市場。

2022年、2023年,公司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19.42%、71.56%。2024年,杉杉股份虧損3.67億元。

進入2025年,公司終於好起來了,一季度淨利潤3314.28萬元,同比扭虧爲盈,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淨利潤達到1.6億元至2.4億元,同比增長810.41%至1265.61%!

此外,計算可知公司二季度淨利潤至少1.09億元,是一季度的3倍多,也就是說,無論同比還是環比,公司業績都大增,業績越來越好。

從行業看,負極材料終於回暖了。

2022年四季度開始,負極材料景氣下行,原因在於“產能過剩+需求疲軟+價格戰”,上市公司業績也紛紛下滑。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杉杉股份業績連續三年承壓。

不過,這個過程也伴隨產能出清。中部和尾部企業因缺乏成本優勢,2023–2024年持續退出。

2025年以來,行業有了明顯回暖。

據隆衆資訊,2025年上半年負極材料產量114.87萬噸,同比去年增長7.5%。負極材料行業規模逐年增加,頭部企業通過擴增產能提高市場份額,實現規模效應。

與此同時,行業進一步集中,杉杉股份這樣的龍頭吃到了更大的份額。

據高工產研,TOP5企業產能利用率超70%,部分企業甚至接近滿產,而中小企業則缺少訂單,多淪爲代加工廠或停工停產。

高工產研判斷,負極材料行業正在逐步走出低谷,預計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上半年行業有望啓動新一輪向上週期。

同時,杉杉股份具有多重優勢,伴隨行業回暖,公司擴大了收益。

首先是規模優勢。

杉杉股份是全球人造負極材料絕對“老大”,2023年、2024年均排名第一。根據鑫欏資訊數據,2025年上半年,杉杉股份依然是榜首。

業務規模大,業績彈性自然就高,行業反彈的時候,能吃到最大的肉。

還有一體化優勢。

石墨化是負極生產中的核心環節,成本佔比在55%左右。杉杉股份構建了一體化模式,打造了內蒙古、四川、雲南三個一體化基地,石墨化自給率持續提升。這使得杉杉股份較同行更具降本優勢。

此外,公司內鬥落下帷幕,意味着發展重回正軌。

2023年杉杉股份創始人鄭永剛突然離世後,引發家族內部權力紛爭,其子鄭駒與繼母周婷圍繞公司控制權展開爭奪。

今年6月26日,鄭駒所持181萬股股票將被司法強制執行,執行後其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在此之前,今年2月25日,杉杉股份控股股東杉杉集團被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法院裁定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一旦控股股東重整結束,杉杉股份或將“易主”。

而目前上市公司業績強勢回暖,對杉杉集團的重整顯然有積極作用。意味着重整會更有吸引力,屆時條件也會更好。

事實上,目前的杉杉股份是相當優質的資產。

一季度末資產負債率降至50.27%,較上年同期減少2.03個百分點。

目前,公司每股淨資產9.6元,幾乎與股價10.65元相當。

此外,由於常年殺跌,即便現在經過了一波反彈,杉杉股份估值依然是偏低的。

與業內主要龍頭相比,璞泰來去年營收僅杉杉股份的72%,但目前市值達到376.14億元,是杉杉股份(239.56億元)的1.6倍。

對杉杉股份的18萬股東而言,未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