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9歲勞動年齡8億5798萬 陸統計局:人口紅利依然在

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爲8億5798萬人,大陸國家統計局:人口紅利依然存在。(示意圖:shutterstock)

據界面新聞報導,9月28日,大陸國家統計局發佈「十四五」以來社會民生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總人口和勞動年齡人口規模優勢依然明顯。2024年末,全國人口總量爲14億0828萬人,人口總量位居世界前列。2024年,中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爲8億5798萬人,佔總人口的60.9%,規模優勢和人口紅利依然存在。

數據顯示,中國人口分佈向城鎮和東部地區集聚。2024年末,中國城鎮人口9億4350萬人,城鎮化率爲67.00%,比2020年末提高3.11個百分點,城鎮化率持續提高。東部地區常住人口爲5億6702萬人,佔全國人口的比重爲40.32%,比2020年提高0.30個百分點。

中國人口發展質量也持續提高。2024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9.0歲,比2020年提高1.07歲,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歲。全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1.21年,比2020年提高0.46年。中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5.37%,比2020年提高4.81個百分點。

近年來,大陸國家統計局已多次表示,中國人口紅利依然存在。2021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公佈,時任大陸國家統計局總統計師曾玉平曾表示,儘管勞動年齡人口減少,但中國勞動力資源絕對量依然較大,「人口紅利」也依然存在,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2021年8月,時任大陸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也表示,雖然中國人口總量增速有所放緩,總和生育率下降,老齡化程度加深,但總體上看,人口紅利依然存在,人才紅利優勢後發,人口健康水平不斷提升。隨着人口政策的逐步完善,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仍然具備較好的人力資源保障。

2024年2月,大陸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曾表示,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提升至11.05年,人才資源總量、科技人力資源、研發人員總量均居全球首位,「人口紅利」正在加快向「人才紅利」轉化。

統計報告顯示,中國城鎮就業人員繼續增長。2024年末,全國就業人員總量7億3439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億7345萬人,比2020年末增加1074萬人,佔全國就業人員的比重達64.5%;鄉村就業人員2億6094萬人,減少2699萬人,佔全國就業人員的比重爲35.5%。

這其中,第三產業吸納就業能力增強。2024年末,第三產業就業人員爲3億5866萬人,比2020年末增加60萬人;佔全國就業人員的比重爲48.8%,提高1.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就業「蓄水池」作用更加凸顯。同時,重點羣體就業保障有力。2024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爲5.1%,比2020年下降0.5個百分點;城鎮外來農業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均值爲4.6%,下降1.0個百分點。2024年,共幫扶失業人員再就業515萬人,困難人員就業163萬人,就業援助和兜底幫扶機制不斷加強。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農村勞動力持續向非農產業轉移,農民工總量在不斷增加。2024年,全國農民工規模2億9973萬人,比2020年增加1413萬人,增長4.9%,2021-2024年年均增長1.2%。2021-2024年,全國進城農民工規模均爲1.3億人左右,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而且,農民工城市融入度也在提高。根據農民工市民化進程動態監測調查,2024年,44.5%的進城農民工認爲自己是本地人,比2020年提高3.1個百分點。在進城農民工中,38.2%參加過所在社區組織的活動,比2020年提高8.9個百分點,對城市的歸屬感和社會活動參與度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