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位臺灣藝術家登陸廣州交流 張家銘《無色之花》綻放吸睛
臺灣藝術家登陸廣州大新美術館參展!張家銘「無色之花」展現創作頑強意志力。(圖/埔里美術館提供)
廣州大新美術館2025「璀璨十年 上善若水」展覽會場。(圖/埔里美術館提供)
藝術無界限,更無懼限制!一場充滿濃濃「臺味」的兩岸藝術盛會12日在廣州大新美術館盛大登場,南投縣埔里美術館館長張家銘攜手其他14位臺灣藝術家,受邀參與2025「璀璨十年 上善若水」展覽,與當地藝術創作者熱烈交流切磋。張家銘特別在現場繪製兩幅名爲「無色之花」的畫作,以藝術家的不屈不撓精神,成爲廣州藝壇及媒體焦點。
擅長生態畫作的張家銘,爲推動美術館交流不遺餘力,繼福建莆田後,馬不停蹄再應臺商王慶祥邀請到廣州大新美術館參展。他這次帶來兩幅充滿故事性的「無色之花」花系列作品,特別選在莆田創作,再運往廣州,不僅避開跨海寄送的繁瑣程序,更符合「減少碳足跡」的環保概念。
張家銘用丙烯顏料在畫布上創作,直言每次移地創作都是一場「限制」與「生成」的實驗藝術。他坦言,這兩幅「無色之花」正是在顏料不齊、色彩受限的情況下完成。原本豐富的色譜被迫收斂,線條和節奏取代色彩飽和度,這種「不完美」反而逼迫他以更直覺、更接近生命本質的方式與畫面搏鬥。
花系列作品是張家銘在世界各地駐村的拿手形式。畫中的花,不只是植物再現,更是一種「仍要綻放」的頑強意志,象徵創作者在資源匱乏的現地環境中,依然能以純粹感知完成創作,「就像花朵面對惡劣環境,還是會找到生命的出路,堅持綻放。」
埔里美術館館長張家銘(左)與本次領軍的策展人曾英棟(右)。(圖/埔里美術館提供)
本次展覽共有14位臺灣當代前衛藝術家、12位大陸藝術家,加上兩岸策展人共28位藝術工作者參與。臺灣方面由策展人曾英棟領軍,讓展覽充滿濃濃「臺味」。策展人曾英棟與廣州大新美術館創辦人王慶祥都是臺南人,兩人不僅有地方淵源,更因藝術結下十年善緣。王慶祥早在2015年就在臺南推動藝術森林計劃,並於2018年創立臺南大新美術館。廣州大新美術館自2020年獲頒「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本次展覽正是其十年來推動兩岸藝術交流的成果展示,展期將持續至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