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人遭詐2億!誤信投資連房產都賠掉 臺版「地面師」手法曝

▲臺南市刑大偵破「地面師」詐團,查扣大量證物與現金。(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臺南市刑大與刑事局偵破的「地面師」詐騙案,受害人遍佈全臺,許多人從一開始誤信「高報酬投資」到最後房屋遭法拍,短短几個月就被榨乾積蓄,債臺高築,檢警清查,至少15名被害人受害,財損超過2億424萬元,士林地檢署已對蘇姓主嫌父子與柯姓共犯等人依詐欺、重利、洗錢防制法及組織犯罪防制條例起訴。

臺南市刑大分析比對臺南市高額財損的詐欺案件,發現有詐騙集團以假投資方式,先「詐」幹被害人所有錢財後,再以如無繼續出金投資,就無法領回之前投資的錢等話術,引起被害人恐慌,再仲介臺南市某資產管理公司予被害人,由被害人向該公司辦理房地產設定抵押貸款;待取得貸款後再交給詐欺集團。南市刑大與刑事警察局偵查第四大隊偵二隊共組專案小組,並報請士林地檢署檢察官指揮偵辦。

案經專案小組數月的調查及蒐證,掌握位於臺南市的資產管理公司是由蘇嫌父子等人所經營,未具地政士執照,竟向他人租用地政士執照,配合詐團成員帶被害人至各地地政事務所辦理房地產設定抵押,放款前先向被害人收取利息、手續費及代書費等款項,等到被害人無力償還時,即以收取違約金或法拍房屋方式逼迫被害人還款,經查本案已報案及潛在被害人遍及全臺各地,初估遭詐金額高達新臺幣2億424萬餘元。

專案小組見時機成熟,分別於2月18日及5月20日,動員上百名警力分持搜索票及拘票,至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彰化縣、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及屏東縣等地,拘提蘇姓犯嫌等20人到案,並查扣現金新臺幣147萬元、賓士車2輛、僞造地政士及金主私章、被害人資料(本票、借據、權狀)、帳冊、電腦、犯案手機、存摺等證物,並向臺灣士林地方法院聲請准予裁定扣押11處房屋及銀行帳戶內之現金等犯罪不法所得,全案以涉嫌刑法詐欺、重利、洗錢防制法及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罪嫌移請士林地檢署偵辦並起訴在案。

警方指出,有被害人起初在網路看到投資訊息,廣告打着「穩賺不賠、每月分紅」,他原先投入數十萬元,初期還能領到「獲利回饋」,因此加碼投資。沒想到幾個月後,投資平臺突然凍結,客服聲稱「要再出金才能解鎖本金」。被害人急於挽回,於是接受詐團建議,到臺南某資產管理公司辦理房屋抵押貸款。貸款款項入帳後,即被要求立即交付,連本金都碰不到。之後該公司又以「代書費」、「利息」等名義收取費用,最終羅男不僅血本無歸,連名下唯一的房產也被威脅法拍,家庭生活陷入崩潰。警方形容,這是典型的「連環剝皮」:先榨乾,再逼貸,最後奪產。

檢警調查該詐團成員分工明確,有人專門在網路放假投資訊息,有人負責遊說被害人辦理房貸,有人僞裝合法地政士辦理抵押程式,還有人收取暴利費用。這些行爲具備「組織性」與「持續性」,符合《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的要件。檢警計算,不法所得至少946萬元,另已扣押蘇嫌父子資產,包括11處房屋與銀行存款,以利將來追徵沒收。主嫌柯姓男子遭羈押,蘇姓父子則另案起訴,魏、林、範等共犯犯罪所得220萬0500元交保候傳。

南警偵辦詐欺案件展開追查時,除查獲柯姓主嫌等4人,後續發現資產管理公司與5名地政士有勾結詐團等情事,目前彰化縣政府地政局撤銷2名地政士,尚有3名地政士屏東縣政府地政局在審查中。

南市刑大大隊長李宏倫強調,凡是打着「保證獲利、高報酬、零風險」名號的投資邀約,幾乎都是陷阱,更不可輕信「必須辦理房屋抵押貸款」的說詞。提醒民衆務必透過合法管道理財,如遇疑似詐騙,應立即撥打110或165反詐騙專線查證,避免一生積蓄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