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殲20首飛畫面公開 試飛員飛了18分鐘:不過癮

殲20首飛官方畫面時隔14年首次公開。圖爲今年9月,殲20在長春航空展上首次進行靜態展示。(本報資料照片)

2011年1月11日,殲20一飛沖天,鑄就了中國航空史上又一里程碑。時隔14年,總檯「空天逐夢」昨日獨家公開這段珍貴畫面,解碼戰鷹--殲20,重溫激動人心的首飛時刻。作爲中國的首款隱形戰機,殲20的成功首飛,凝聚了無數航空人的汗水,標誌着中國成爲世界上少數能夠自主研發隱形戰鬥機的國家,實現了航空工業的歷史性跨越。

來源:YouTube

文匯報引述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殲20是中國自主研製的具備高隱形性、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等能力的第五代制空戰鬥機,具有優異的中遠程制空作戰能力和良好的對地、對海精準打擊能力。在不久前舉辦的「2025年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和長春航空展」上,殲20首次以靜態展示的方式亮相在觀衆面前。

2011年1月11日下午,中國首款隱形戰機殲20在成都溫江機場實現歷史性首飛。圖爲4日首次公開的首飛珍貴畫面。 (視頻截圖)

專家表示,利用這種獨特的外形和氣動佈局,再加上隱形塗料,它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弱化自身的雷達反射信號,可以讓對手看不見,與此同時也可以實現先敵發現、先敵開火和先敵擊落。

同時,殲20搭載中國最先進的空空導彈和任務管理系統,大幅提升了打擊成功率,它還能和無人機、預警機等其他航空裝備形成體系作戰能力,實現從單機作戰到體系作戰的跨越。

飛行約18分鐘。(視頻截圖)

官方畫面顯示,2011年1月11日下午,殲20技術驗證機從成都溫江機場一躍而起,跑道一側的研製人員歡呼吶喊,目送這架凝聚心血的戰鷹飛向藍天。經歷約18分鐘飛行,殲20平穩着陸,首飛圓滿成功。據殲20首飛試飛員李剛回憶,第一個感覺就是這個飛機很靈敏,整個的操控性非常好,「我就感覺到很好,沒過癮就下來了」。

首飛圓滿成功。(視頻截圖)

2011年1月11日下午1時11分,殲20成功完成首飛。這一刻匯聚了八個「1」,這看似偶然的數字背後凝聚了無數航空人的付出和汗水。

原定於1月7日的首飛因成都天氣突變、能見度不足被迫推遲。選擇新的首飛日期的重任落在了時任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成都飛機工業公司氣象臺臺長陽凌的身上。

首飛對氣象條件極爲苛刻,陽凌帶領團隊日夜研判,分析上千張氣象圖,最終鎖定1月11日爲最佳首飛窗口。儘管日期已定,成都的天氣仍然充滿變數。首飛當天上午,一場能見度不足600米的大霧突然籠罩機場,陽凌判斷過一會天氣將會好轉,但不到最後一刻,心始終懸着。11時左右,大霧逐漸散去,隨後,殲20順利起飛。

成都溫江機場這個跑道見證的不僅是殲20的首飛,它承載着中國航空工業20多年的跨越與堅守。1998年3月23日,殲10戰機同樣是在這裡首飛成功的。殲10首飛時,中國的航空工業基礎還比較薄弱、首飛風險極高。而到殲20首飛時,則更加從容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