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公里鄉村公路今年實現精細化提升

鄉村公路是村民出行的“剛需”,安全至關重要。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北京市交通委瞭解到,近年來,本市持續開展鄉村公路安全提升工作,截至目前,已排查出2萬餘處、2000多公里安全隱患並進行專項治理。今年還將完成222項、144公里鄉村公路精細化提升項目,守護鄉村地區羣衆的平安出行。

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的齋北路,是一條長7.2公里的三級公路。它宛如一條靈動的絲帶蜿蜒于山區之中,沿途與靈嶽寺等風景名勝相互映襯,別有意趣。這條山路雖美,卻因依山而建,道路蜿蜒曲折,且不少路段緊鄰懸崖峭壁,因此駕駛人在途經轉彎路段時都要打起十分精神,精神高度緊張。爲此,交通部門對該路段進行了安全提升。

市交通委門頭溝公路分局鄉村公路管理科科長李建華介紹,經過精細化提升,齋北路路面拓寬,合理增設錯車道與停車港灣,路側護欄、警示設施、視線誘導設施等安全設施規範齊備,路面整潔平順,道路通行與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已成爲當地名副其實的“平安放心路”與“文化旅遊路”。

“之前這條道路主要是土路,缺乏安全標識和防撞設施,每次開車經過都提心吊膽的。這次改造後增加了防撞護欄和反光標識,尤其是夜間還會閃燈,現在我晚上開車回家時心裡踏實多了。”家住齋堂鎮的韓女士開心地說。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在北京,像齋北路一樣實施交通安全設施精細化提升的鄉村公路還有很多。例如,平谷區東牛角峪路通過實施生命安全防護工程,消除道路安全隱患,提高道路舒適性、安全性。昌平區對85條鄉村公路的207個點位進行安全設施精細化提升,深入完善區域鄉村公路交通設施。通州區臺湖鎮唐大莊村對周邊唐大莊中路、唐大莊路、北涼路、北姚園路4條公路實施精品提升工程,對道路沿線安全、照明設施進行整體新建更換,有效提升鄉村公路服務水平……

市交通委治超工作處(農村交通辦)四級調研員印良智介紹,目前,北京市鄉村公路總里程達到12853公里,佔全市公路總里程的57%。近年來,本市不斷加強服務農村地區各等級公路的隱患排查治理,以“消除存量、不添增量、動態排查”爲原則,以通客車線路、急彎陡坡、臨水臨崖、交叉路口、穿村路段等爲重點,全面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我們通過‘一路一方案,一點一設計’,精細化完善交通標誌標線、系統化路側安全處置、保障視距和速度控制等措施,對排查出的2萬餘處、2000多公里隱患專項治理,爲農村地區羣衆出行繫上‘安全帶’。目前鄉村公路安全隱患治理已經進入動態排查階段,發現隱患隨時進行消除。”印良智說。

近年來,北京市持續創建“美麗鄉村路”。這些“美麗鄉村路”大多處於青山綠水間,四季有景,十分“美麗”,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要想評上“美麗鄉村路”,要先做到安全達標。

印良智介紹,北京堅持以“安”爲先,持續開展美麗鄉村路創建,將“在急彎陡坡、臨水臨崖、高邊坡等危險路段,因地制宜合理設置安防設施”“安防設施破損修復或更換及時”“道路標線清晰醒目,視線誘導、警示等標誌標牌設置規範,完好潔淨、無缺損”等內容成爲“美麗鄉村路”重要評分標準,並對沿線存在危橋的線路實施一票否決。

自創建活動開展以來,全市累計創建“美麗鄉村路”1500公里。其中,延慶區大莊科鄉的暖馬路全長約10.7公里,其改造提升工程爲延慶區民生實事之一。道路整體拓寬至6米,水泥路全部改爲瀝青路面,坑窪、裂縫等病害全部消失,沿線標誌標線等安全設施齊全美觀,行車安全和舒適性大幅提升。改造後的道路具備了公交通行條件,公交車直通村口,有效解決了村民多年來的出行難題。2024年,暖馬路以“平安綠色放心路”爲主題,成功創建全市“美麗鄉村路”。

文/本報記者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