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歲“老爵爺”,聯手杭州LP

2023年11月初,法國汽車巨頭雷諾集團CEO盧卡·德·梅奧(Luca de Meo)來華訪問。

他先拜訪了老朋友東風集團,它們曾設立了合資公司東風雷諾;隨後又去拜訪了新朋友吉利汽車,2021年雷諾聯手吉利在韓國市場大殺四方。最後,盧卡去拜訪了中金公司。

市場很快傳聞,法國“老爵爺”要與中金合作設立一支產業投資基金了。不過由於沒有證實,這條消息很快淹沒在新聞洪流中。

前不久,兩年前的小道消息終於被證實。雷諾中國發布公告稱,將與中金公司、杭州資本、杭州高新投,合作設立專注於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產業投資基金。

有意思的是,雷諾汽車成立於1898年,這一年恰好是戊戌變法。而現在攻守之勢異也,擁有127年曆史的歐洲汽車巨頭加入中國創投生態,這既體現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創新能力,又代表了國資LP與海外資本合作的新故事。

法國老爵爺“救亡圖存”

CEO盧卡·德·梅奧已經在今年7月15日離開雷諾,前往古馳母公司開雲集團任職CEO。離開之前,他在中國市場敲定的產業基金事宜終於落地。

雷諾中國官方宣佈:法國雷諾集團旗下安培、中金私募、杭州資本和杭州高新金投在杭州簽署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合夥協議。這是雷諾首次與中國私募機構和地方產業資本展開合作。雖然尚未披露基金規模,但投資方向是明確的,將在電池、智駕、智艙、軟件、具身智能等多個領域進行佈局。

基金設立,可以看做是雷諾中國戰略的一部分:雷諾將中國視爲全球創新中心,依靠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能力,幫助雷諾扭轉市場。沒錯,這家成立於1989年的歐洲“老爵爺”遭遇了史上最大挫敗,盧卡花了5年時間,完成了驚天逆轉。

故事發生在2020年。

這一年雷諾汽車發佈史上最差財報:全球總銷量不足295萬輛,同比下降21.3%;全年營業收入爲434.7億歐元,同比下滑21.7%;全年淨利潤虧損80.5億歐元。雷諾汽車一度被視爲法國工業實力的象徵,它曾一度打造出dauphine、floride等經典車型,以法式美學在上世紀50-80年代暢銷全球。雖然雷諾在90年代也遭到日韓汽車的激烈競爭,但2020年披露的業績,讓董事會徹底坐不住了。

於是,他們把扭轉乾坤的任務交到了盧卡手上。

盧卡出身意大利老錢家族,其父是一位商業銀行家。據說他小時候曾在多國生活,能流利地說包括法語在內的5種語言。從米蘭博科尼大學畢業後,盧卡在雷諾開始職業生涯。先後在雷諾、豐田(歐洲)、菲亞特、大衆等汽車公司任職。在接棒雷諾之前,任大衆集團意大利公司董事長。

2021年盧卡走馬上任後,很快對外發布了名爲“Renaulution”的革新戰略規劃。“Renaulution”是由“Renault雷諾”和“Revolution革命、改革”兩個詞組合而成——這個新詞可謂雄心勃勃。

根據這份規劃,盧卡提出了三步走的戰略方針:2021~2023年,重點關注企業利潤率和現金增值能力,實現企業復興;2021~2025年,更新並豐富產品矩陣,提升品牌盈利能力,推動企業走向創新;2025年之後,將商業模式轉向科技、能源和出行領域,使雷諾集團成爲全新出行價值鏈的領跑者,是爲“變革”。

這三步走對應着雷諾的“救亡”“圖存”和“謀發展”的一劑藥方。而其中,在中國市場的動作就是其第二步和第三步的重要組成部分。

借力中國創新,“反攻”歐洲

盧卡先是任命了前大衆汽車高管蘇偉銘爲雷諾中國首席執行官。隨後,壯士斷腕般地宣佈停售中國市場的燃油車業務,同時將中國市場重新定位爲創新中心,爲全球市場賦能。

比如,2021年下半年,雷諾牽手吉利汽車,進軍海外。吉利以13.76億元的價格認購雷諾韓國增資擴股的34.02%股份,雙方共同拓展韓國市場。2023年吉利與雷諾合資成立了HORSE動力總成公司。今年6月,雙方又在巴西成立合資公司,佈局南美洲。

又比如,23年10月,雷諾聯手東風汽車,一起投資了豪華智能電動汽車品牌BeyonCa(賓理汽車)。這家造車新勢力就出自雷諾中國CEO蘇偉銘之手。該汽車品牌也可以看做是雷諾與東風汽車合作設立的公司。

除了與整車廠合作,雷諾還在2024年成立了名爲“Advanced China Development Center”(ACDC)的研發中心。這一中心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雷諾開發面向歐洲市場的電動汽車。

在上海研發中心的幫助下,雷諾進步神速。2026年將在歐洲上市的電動汽車Twingo,雷諾只花了21個月就開發完成,遠低於以往3—4年的新車開發週期。而且雷諾預計,上海研發中心的目標是在2028年前將雷諾下一代電動汽車的成本降低40%。

上述舉措,走出一條與其他歐美車企不同的振興道路——如果說傳統歐洲車企們只將中國作爲銷售市場,那麼雷諾反其道而行之,將中國的創新作爲“武器庫”,把銷售的“戰場”拉到歐洲、韓國和南美。正如雷諾的高管說的,雷諾不會在中國銷售這些汽車,而是利用中國研發和中國生態系統提高在歐洲等市場的競爭力。

目前,雷諾已經成爲歐洲傳統車企中轉型最快的企業之一——2024年其銷量逆勢增長1.3%至226萬輛,淨利潤爲7.52億歐元。今年一季度,雷諾純電動車銷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87.9%。如此成功地逆轉頹勢,中國策略無疑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雷諾早已投資中國企業

按照雷諾的第三步,將商業模式從汽車製造轉變爲科技、能源和出行領域的領跑者。在中國設立相關的產業基金,投向前沿科技,也是其中重要的策略。

一個冷知識是,雷諾不是第一次在亞太設立產業基金。早在2018年,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就合作設立了一家風投基金——Alliance Ventures,當時計劃在5年時間裡投資10億美元,以支持開放式創新。

該機構投資的第一家公司是美國一家做固態電池的企業Ionic Materials。當我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就聯想到了那家在北極圈造電池的歐洲公司。後來我去查了下最新情況,果不其然,這家總部位於馬薩諸塞州的電池公司,命運與Northvolt相似,在去年就已經宣告倒閉。

當然,並非Alliance Ventures的所有投資都是如此。比如它在中國投資的兩家公司就發展地不錯。一家是自動駕駛公司文遠知行,Alliance Ventures分別在2018年、2021年兩次下注,目前文遠知行已經於美股上市。而且Alliance Ventures不僅收穫了IPO,促成了文遠知行與雷諾的合作,雙方宣佈將大規模商業化部署L4級自動駕駛,預計將在2030年前推出一系列自動駕駛低碳排放微循環小巴。

另一家被投企業是電享PowerShare。這家位於上海的公司主要做虛擬電廠平臺。Alliance Ventures在2019年、2022年參與了其A輪和A+輪投資。而且有意思的是,投資它的不僅有雷諾旗下機構,還包括沃爾沃汽車科技基金、保時捷創投等歐洲的汽車產業資本,可見這家公司在歐洲汽車圈很受歡迎。目前電享的業務也已經延伸至歐洲,在葡萄牙、西班牙等多個國家開展能源管理服務。

中國的這兩家公司,顯然比美國的固態電池靠譜多了。想必上述投資也讓雷諾早早地看到了中國公司在汽車、能源、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創造力。於是與中國資本聯手設立產業基金,就成爲了計劃之中的事。

雷諾選擇與杭州合作也有講究。2025年上半年,浙江省的汽車產量在81萬輛左右。這個數據位列全國第七,與安徽、廣東、重慶等汽車大省相比差距不小。但很明顯雷諾選擇杭州,是看中了技術創新能力,而非產能優勢(畢竟也不打算在國內賣車)。

杭州的科創生態自然不用一一列舉,不論是AI還是人形機器人賽道,都誕生了明星公司,而且這兩大領域是全國的高地。值得一提的是兩家合作的國資,合作方杭州高新金投曾直投過零跑汽車,杭州資本則直投過阿維塔,兩家機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都有佈局。

另外,杭州國資還推動了零跑汽車與歐洲汽車公司Stellantis的合作,後者收購了零跑10%股份,並且幫助零跑進入了歐洲市場。可見在與歐洲車企的合作上,杭州也不乏先行經驗。這次牽手雷諾,再次體現了杭州國資的開放性。地方國資LP如何與海外產業資本合作?杭州或將貢獻一個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