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年總預算增1100億 國防經費高達938億佔85%
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審視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出較前年度增加1100億、約增3.8%,其中國防經費增加938億元,約佔85%。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審視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出較前年度增加1100億、約增3.8%,其中國防經費增加938億元,約佔85%,並提出17項問題,包括特別預算舉債、宣傳費浮濫爆增9成、教育預算減幅大、勞保財務惡化恐在120年破產等。
智庫報告指出,115年度歲入2兆8623億因財劃法修正後,較去年減少3025億,歲出3兆350億,歲出較前年度增加1100億、約增3.8%,其中國防經費增加938億元,約佔85%。
報告也點出17項問題,包括特別預算舉債逾1008億,與每年總預算採「雙軌制」,若將特別預算舉債列入總預算來算,融資調度達4000億,致國債持續擴張;媒宣費今年編列13億7945萬,較去年暴增90.41%,其中內政部編列2.6億居冠、第二是行政院編列2.2億,第三則爲農業部1.4億。
教育文化方面,報告質疑,文化部以跨年度連續預算方式匡錢,認爲針對新增預算、濫用跨年度預算者須嚴審;同時大砍教育部115年908億經費,降幅達27.7%,主要因應財劃法修正,將2至未滿6歲幼兒教育與照顧、軍教課稅配套、專任輔導教師、專輔人員人事費及學生輔諮中心運作經費等經費,改以一般性補助款編列,並減列補助地方教師員額編制經費。
治安與兩岸政策方面,警政署預算略增,智庫質疑預算不是全用於治安維護,且警政署與消防署均積極投入強化民防,動員整備民間力量,認爲應是爲戰爭做準備;海基會經費則在交流中斷下仍編列2.5億,海基會文教支出反而逆勢增加,但教育部大力鼓吹禁止兩岸學術交流,該預算形同浪費。
另外,報告也提到,司法院濫用「非人事費」聘僱人力,恐涉政治酬庸;監察院資訊費暴增39%,缺乏合理說明;衛福部未能解決社工低薪過勞問題,且編列151.25億捐助國內公益及醫療團體欠缺監督機制;勞動部對臺風假法制化態度消極,凸顯缺乏勞工保障決心。
此外,數位發展部、NCC與觀光署雖編列大量資金推動新興政策,但缺乏具體成效評估指標,恐流於編列有餘、監督不足。報告也點名臺電財務結構惡化,長期負債逾12兆,短期資金缺口龐大,仍依靠舉債維持營運,臺電應提出三年止虧路線圖、分季公開檢核,否則恐將國庫與全民拖入風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