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分科公民/首重性別議題 補教師指難度增「有幾題燒腦」:沒念就拿不到分
補教教師張雪雲解析114分科測驗公民與社會科。記者葉冠妤/攝影
114學年度大學分科測驗落幕。補教教師認爲,最後一科的公民與社會,今年考題相當生活化,又具備學術性,有幾題特別燒腦,試題具鑑別度,沒讀書的學生不見得能直觀猜題拿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性別平等題特別多,公平正義議題比重高,川普關稅、外送員勞權也入題。
解答整理包
補教預估今年公民科5標(頂前均後底)爲「52、47、41、33、27」分。頂標跟前標跟去年一樣,均標、後標、底標皆比去年上升2級分。
補教公民教師張雪雲分析,去年題目迷惑性強,閱讀能力強的學生較易從閱讀找出答案、拿到高分,因此中間分數降低很快,今年題目正常化,且不是隻看閱讀能力,知識性也很重要,所以中間分數整個拉上來。
張雪雲說,今年考題跟生活經驗高度結合,最大重點是性別平等題目非常多,考題涵蓋國際現狀、網路平臺,國際政治、政府寬鬆政策、通膨、外送員都入題,其中包括近期備受關注的關稅時事。
她指出,今年課綱、選修部分都有考到,選修更高達18到20題,很多都跟原來教材結合,讓學生在生活面可運用,也具備學術性。今年基本題多,爭議不似去年多,但仍有幾題燒腦,社會相關考題高達9題、政治跟經濟各12題、法律也有9題,領域配分平均,有唸書的學生會認爲念的東西可運用在答題上,不像過去,直觀看題目就可猜出答案。
張雪雲說,比較有爭議的是第二十題,考所得變動與生育小孩機會成本的關聯,C跟D答案老師看法不一,學生也可能陷入泥淖。此外,今年圖題不難,能清楚看出內容。爭議性只有幾個選項,但題目沒爭議。二十九題從五個圖表串連概念,不是讓學生死讀書,學生最容易錯的地方,是分不清楚數字跟比例是兩回事,比例高不見得總數高。
張雪雲表示,今年題目是近幾年最少,非選擇題雖然只考四題,但每一題佔六分,假設勾錯,就會影響整體分數,尤其這幾年級距落在一點四、一點五,假設勾錯一題、少六分,等於級距會差四分之多。因此,她建議課綱沒講到的名詞應附註解釋,像是這次出現在考題裡的「勞動控制」,就該加以解釋,讓學生能清楚答題。
她強調,今年公民科對於可凸顯出成績好、有唸書的學生,沒念書的學生不見得拿到分,不再像以前一樣看題目就知道答案、都不用念。這是好現象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表示,整體難度屬於適中略偏難,命題結合性別、勞動、經濟與國際等多元議題,貼近生活、緊扣時事,內容涵蓋原住民升學保障、食物沙漠與地緣政治等議題,充分展現課綱對社會正義、制度公平及全球視野的關懷與落實。
全中教認爲,今年題組與圖表比例偏高,混合題特別依賴學生的文本解析與歸納推論能力,需具備高層次的理解與轉化素養。例如第34至36題,透過社會情境結合三種失業率定義的折線圖,考驗學生對「隱性失業」等進階經濟概念的掌握與判讀力。
而本次試卷共設計12組題組題佔比超過七成。其中,性別議題表現亮眼,例如第3題探討女性障礙者的勞動處境,第19至20題與第34-36題探討女性照顧責任與失業定義再思考。也涵蓋多元的公民參與議題,第27題聚焦數位民主的參與方式,第29題結合圖表資料評估教育資源分配公平,第39至42題則以比例原則、公民抗議與社會運動爲主軸,深化學生對民主法治的理解與實踐。
全國教師會公民與社會科教師羣則說,川普關稅及外送勞權入題,難度提升,富有思考性。與去年相比,整體較難,預估分數可能較去年下降。
編輯推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