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分科測驗/歷史重判讀推理 地理範圍不利跨考生

分科測驗第二天,預備鈴響前,考生於考場外等待。記者曾原信/攝影

分科測驗昨首節考歷史,臺北市教師羣、建中教師莊德仁表示,歷史科較去年有挑戰性,以往較長題幹多要求學生從中找資料,今年字數少,但形同「直球對決」,講求判讀與推論。補教預估五標分別爲五十一、四十六、卅九、卅二、二十六級分,較去年降一到二級分。

至於地理科則有不少時事題,包括美國總統川普將墨西哥灣改爲「美國灣」、對等關稅、AI產業供應鏈等都入題。補教預估,非選難度會影響前標學生,今年地理科五標分別爲五十一、四十六、四十、卅三、廿八級分,僅前標比去年降一級分,其餘雷同。

補教歷史老師馮敬之說,歷史科試題涵蓋臺灣史、東亞史、世界史以及各個朝代與時期,對於認真讀書、各章節皆有涉獵的學生而言,都可拿到分數。不過不少題目高度依賴資料閱讀與分析,對閱讀理解能力稍弱的考生較吃力。

莊德仁也說,今年曆史科不少題目超越閱讀層次,要求考生具備相當的歷史知識和因果推理能力,而非過往從題幹找答案。

補教地理教師黃創宏表示,圖表題共十八題,考驗空間資訊操作與判讀能力,如第卅二題組要求學生理解人口集中指數並從地圖中作出判斷,必須非常仔細纔不會失分。

臺北市教師解題羣、麗山高中教師廖偉國則說,今年地理科試題考出不少區域地理的空間分佈概念和人地關係,屬高三選修範圍,自然組跨考生不易拿高分,對社會組學生較有好處。

南湖高中教師林靜怡表示,整體而言,地理科能直觀看出答案的試題變少,中等難度題目增加達四十五題,簡易題廿四題算近年最少,難題則有卅一題。

全國教師會解題教師羣指出,地理科試題整體難度略高,圖表題與情境題比例提升,命題涵蓋無動力帆船貿易、AI產業鏈、元宇宙虛擬空間等時事議題,預估整體得分可能較去年略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