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民生電價漲3.1% 影響1450萬戶

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19日拍板,10月民生電價平均調漲3.12%,1450萬戶受影響。圖爲民衆經過掛有大批冷氣室外機的建築。(趙雙傑攝)

10月民生電價調漲幅度表

還是漲了!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19日拍板,10月民生電價平均調漲3.12%,其中住宅基本段跟最高段的漲幅最高達6%,百萬小商家700度以下也全動,成本提升,合計1450萬戶受波及。住家如月用700度,1年會多付840元電費。

產業電價不動 優惠也沒取消

至於產業電價,近3年已漲4次,臺電認爲已足額反映成本,電價會同意這次不調整,但考量關稅衝擊,現行艱困民生產業可享半價或凍漲優惠沒取消。另有各部會配套措施,農漁、學校(幼兒園至大學)、社福團體及使用維生輔具的身障家庭,也都不列入調整。

這是民生電價時隔1年後再次調高,1350萬住宅用戶使用六段電價,這次每段都有反映,700度以下每度調漲0.1元,漲幅在2.4%到6%。701到1000度調0.2元,漲幅3.9%,到了1000度以上,每度漲達最多的0.4元,幅度來到6%。以4口之家每月用700度來說,每月會多出70元,1年多付840元。

憂物價波動 逾700度商家沒調

至於早餐店、火鍋店、麪包店、美容院、飲料店、零售業等小商家,則是700度以下每度調升0.1元,漲幅爲3.3%到4.6%,但701度以上,考量會造成物價波動,經濟部先沒調。

換算下來,整體10月電價平均漲幅0.71%,國內平均電價每度從3.76元升到3.78元。如單獨看民生電價,則平均漲幅達3.12%。經濟部預估對於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衝擊全年爲0.053個百分點,不是非常大。

原本有凍漲聲音,爲何最後還是調漲?經濟部次長賴建信說明,主要是臺電未獲得立法院通過千億補貼,財務狀況仍十分嚴峻,雖近期國際燃料價格下跌,但至今年7月底臺電累積虧損仍達4179億元。另住宅第一級距每度僅1.68元,第二級距2.45元,也都遠低於現行民生電價成本,電價會認爲應合理調整電價結構。

賴建信強調,這次調整已綜合考量美國對等關稅、物價波動影響,對700度以上調幅大,邏輯就是使用者付費。

臺電增15億 虧損仍達4179億

10月電價調整後,臺電預估全年可多收64億元電費,今年因只調1季,只會多入帳15億元,可是配合近期燃料成本走跌,全年仍有機會賺百億以上,終於可轉虧爲盈。扣掉盈餘折抵,臺電累虧仍看4000億元,後續是否仍爭取政府追加預算補貼,賴建信沒有正面迴應,只說明年預算沒有編列,會讓臺電開源節流。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對於電價審議會在綜合考量關稅衝擊、民衆負擔能力及健全電價結構等因素,決定以影響最低的方式微調民生用電各級距單價,減少物價波動,行政院表示尊重。李慧芝說,由於俄烏戰爭引發全球性燃料價格暴漲,許多國家大幅提高電價導致通膨加劇,衝擊民生經濟;李慧芝指出政府數度提出撥補臺電預算的提案,但相關預算均未獲立法院通過,臺電公司調整採購策略及加強開源節流降低成本,不過售電價格仍低於供電成本,至今(2025)年7月底累積虧損爲4179億元,財務狀況仍十分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