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女童腹痛劇烈,家長痛斥醫生不作爲,病因萬萬沒想到!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行醫如斷案,抽絲剝繭才能查出病因。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則很特殊的病例。

特殊在哪?

且聽我娓娓道來。

病例回顧

小桐是個10歲的女孩子,父母寵愛有加,但最近卻惹上了麻煩。

1周前,小桐無緣無故出現腹痛。一開始只是左下腹鈍痛,這2天卻逐漸加重,變爲劇烈疼痛。嚴重時,痛得在地上打滾,看着令人心疼。

醫生詢問病史後,感覺是個特殊病例。因爲小桐除了腹痛之外,沒有其他伴隨症狀,沒有發熱、嘔吐、腹瀉、氣促、腹脹和多汗等症狀,排便、排尿也正常。而且,一開始1天腹痛1次,近2天疼痛次數明顯增加,顯然病情加重了。

更令人奇怪的是,2次間歇期完全沒有任何不適,一旦痛起來卻又簡直令人抓狂。由於小桐痛起來很嚇人,收治到當地醫院PICU住院治療。醫生體格檢查發現,女孩臍周輕壓痛,左下腹劇痛,拒按。腹痛劇烈,定位也比較明確,醫生傾向於有器質性病變。

腹部B超未見明顯異常,全腹部CT平掃示:1、升結腸、橫結腸及直腸內積糞多;2、盆腔內少量積液。血常規、尿常規、臟器生化、血澱粉酶/脂肪酶、血氣電解質分析和凝血功能等未見明顯異常。

此時可以排除急性闌尾炎、急性胰腺炎、腸套疊。

小桐臨牀表現突出,驗血及影像學檢查卻一無所獲。

醫生認爲,患兒疼痛起來很劇烈,但是目前抽血及B超、CT未見異常,診斷沒有方向。目前檢查暫時排除急腹症,建議到廣州婦兒中心消化科就診,查胃鏡及腸鏡檢查,瞭解是否存在胃腸道病變情況。

次日,家長在當地辦理自動出院,到廣州婦兒中心就診。門診消化科醫生認爲,患兒臨牀表現突出,定位明確,不能排除急腹症可能,需要急診留觀並行初步檢查。

小桐腹痛難忍,急診醫生聯繫外科醫生會診,認爲腹部B超和CT檢查都沒事,建議按內科處理。

進入急診留觀區後,小桐仍有多次腹痛發作,兒內科醫生認爲外科醫生不考慮急腹症,急診科也只能是暫時對症處理。給予非甾體抗炎藥止痛、通便及緩解胃腸道痙攣,但這些都難以止痛。

我們知道,在明確病因之前,是否使用強力止痛藥(如嗎啡等麻醉藥品)存在爭議,因其掩蓋病情,可導致嚴重後果。正因如此,家長和患兒都非常焦慮,認爲醫生不作爲。

一方面是兒內科認爲是急腹症,需要緊急處理;另一方面是兒外科醫生認爲沒有手術探查指徵,暫時先內科處理。孩子劇烈腹痛無法緩解,小桐媽媽急得團團轉。兒內科醫生認爲,需要再次行腹部彩超檢查,卻遭到家長拒絕;家長認爲外院已經做過彩超及CT檢查,醫生純粹爲了檢查而檢查。

小桐媽媽說,當地醫院建議她到消化科行胃腸鏡檢查,希望儘快讓消化科會診後收入院,且無論什麼原因導致腹痛,都要先給小桐止痛。

消化科還沒會診,況且急診科醫生並不認爲小桐是消化系統疾病,胃腸鏡檢查也未必會有新的發現。

顯然,雖然都是爲了患兒考慮,但由於患方要求和醫生考慮內容不一樣,導致家長對醫療的不滿。

急診科醫生認爲,小桐爲急腹症可能性大,再次(第2次)聯繫外科,商量是否符合外科手術或腹部探查指徵,但再次被值班的外科醫生否決。

那麼,小桐腹痛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是否有緊急腹部探查的指徵?該如何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診斷和鑑別診斷思路如何?

醫生診斷思路細密,真相最終浮出水面

腹痛定性

(1)急慢性;(2)功能性還是器質性;(3)疼痛性質、程度和發作特點。

慢性間歇性腹痛:腹痛發作時間可長可短,從數分鐘、數小時以至數日不等,有完全正常不痛的發作間歇期。這種疼痛多數可找到器質性病因。如,膽囊或膽管結石則呈陣發性的右上腹或中上腹的絞痛,可放射至右肩胛區,若伴發熱、黃疸則更提示爲膽系疾病,在發作間期可無症狀。

小桐腹痛1周,急性加重,腹痛發作時劇烈難忍。臨牀特徵可歸納爲急性腹痛,或慢性間歇性腹痛急性加重,也應按急性腹痛處理。

腹痛定位:根據腹痛部位判斷病變器官

腹腔內臟傳入神經進入脊髓的節段決定腹痛的部位。

(1)從傳入神經分佈的特點定位:

腹部多數器官,如胃、小腸、肝、膽、胰,神經分佈是雙側對稱性的,疼痛多在腹中線;

有些器官,如腎、輸尿管和卵巢,神經分佈主要在側面,腹痛多爲一側性。

(2)從腹部器官胚胎來源定位:

源於前腸發育來的器官,如食管遠端、胃十二指腸、肝膽、胰腺,傳入神經進入脊髓的節段爲T5-T9,腹痛在劍突與臍之間;

源於中腸發育來的器官,如小腸、盲腸、闌尾、橫結腸的右2/3,傳入神經進入脊髓的節段爲T8-T11及L1,疼痛在臍周;

源於後腸發育來的器官,如橫結腸的左1/3,降結腸和乙狀結腸、直腸、肛管、輸尿管和膀胱,傳入神經進入脊髓的節段爲T11-L1,疼痛常在臍與恥骨之間。

小桐臍周疼痛,按壓排斥不明顯;左下腹劇痛、拒按,提示左下腹爲病竈可能性大,臍周可能爲放射痛。從傳入神經分佈特點看,小桐爲單側疼痛,常見病變器官爲腎、輸尿管和卵巢;從腹部器官胚胎來源定位看,小桐疼痛部位在臍與恥骨之間,常見病變器官爲源於後腸發育來的器官。

兩種定位中,交叉器官爲腎和輸尿管,常見疾病爲泌尿繫結石。但小桐腹部彩超未見結石,且尿常規正常,不支持該診斷。

實際上,與四肢、頭面及胸背部的定位不同,腹部疼痛定位往往並不十分準確。腹部定位雖然有一定規律可循,卻有明顯個體差異,包括神經分佈的變異和疼痛定位變異。臨牀上出現不典型腹痛時,在鑑別診斷時應該考慮到變異,不能墨守成規。

第三步

腹痛伴隨症狀

伴隨發熱,常提示炎症、膿腫、組織壞死和結締組織病;

伴隨嘔吐,常提示食管、胃部病變,也可能系反射性嘔吐,如慢性肝病和膽道疾病;

伴腹瀉,常提示病變在腸道,如慢性腸炎、腸結核、腸易激綜合徵和慢性血吸蟲病等寄生蟲感染;

伴膿血便,常提示慢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

伴血便,常提示病變在下消化道,如腸結核、克羅恩病、結腸息肉和美克爾憩室等;

伴精神症狀,常提示心因性疾病。

小桐表現爲單純劇烈腹痛,伴隨症狀不明顯,嚴重腹痛時偶有噁心和嘔吐,發作次數和嘔吐量都很少,從伴隨症狀似乎沒有特別發現。

第四步

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

患兒輔助檢查無特殊發現;體格檢查人偏消瘦,臍周輕壓痛,左下腹劇痛,拒按。

那麼,小桐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腹痛呢?

小小孩的腹痛,不要忽視婦科病

我們不妨總結一下病史:學齡期女童,腹痛1周,加重2天,劇痛難忍,間歇發作,非持續性,間歇期無腹痛,但有腹膜刺激徵。定位在左下腹,臍周輕壓痛,血液檢查、腹部B超及全腹部CT未見異常。

病程1周,可歸類爲急性腹痛,或慢性間歇性腹痛急性加重;從傳入神經分佈的特點來看,腹痛一側性,考慮腎、輸尿管和卵巢的器質性病變可能性大;從腹部器官胚胎來源看,小桐疼痛部位在臍與恥骨之間,常見病變器官爲源於後腸發育來的器官。

小桐腹痛有間歇期,定位明確,逐漸加重,應考慮消化系統外的腹部臟器病變可能,如泌尿生殖系統器官。主要見於泌尿繫結石、急性膀胱炎、泌尿系感染、宮外孕、卵巢濾泡破裂、卵巢囊腫蒂扭轉、子宮內膜異位症和睾丸扭轉等。

尿常規正常,基本可排除泌尿繫結石、急性膀胱炎和泌尿系感染;沒有停經史和陰道流血,腹痛非持續性,且無脈搏細弱、出冷汗和暈厥等休克徵象,可排除宮外孕、子宮內膜異位症和卵巢濾泡破裂。

讀到這裡,你認爲小桐最大可能得了什麼病?

病例答案和病程後續請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或者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查看~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爲決策依據時另行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