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0、006208 選擇障礙怎辦?專家曝超簡單2大指標

法人指出,市值ETF績效成長與成本效益都很重視。(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目前市場上已掛牌市值ETF報酬率、費用率表現。圖/陳昱光整理

美總統川普再度提及臺灣與晶片關稅問題,權王臺積電14日股價回測新春低點,而市值型ETF則發揮分散風險作用,表現相對穩健,吸引投資人目光。針對如何挑選市值型ETF,法人直指,績效成長與成本效益都很重視,報酬率及費用率是兩大關鍵,可簡單記得「指數一樣就比費用、不一樣就比績效。」

元大臺灣50(0050)降低費用,掀起市值型ETF熱潮,除了長期競爭對手富邦臺50(006208)外,50系列商品如中信臺灣智慧50(00912)、國泰臺灣領袖50(00922)等也讓投資人陷入挑選障礙。

觀察市面上50系列臺股ETF含0050共計掛牌7檔,除006208與0050追蹤同一臺灣50指數外,其餘皆是近兩年成立。若以最晚掛牌的凱基臺灣AI50(00952)追蹤指數發佈日2024/5/30以來計算,以臺灣50指數含息報酬19.99%遙遙領先,

就報酬率來看,0050追蹤的臺灣50指數超越其他指數,加上調降經理費及保管費後,在費用率上也取得更大優勢。

法人分析,臺灣50指數挑選臺股上市前50大市值,並依市值比重進行權重配置,可完整反映成分股股價上漲,是最標準的市值型ETF。

而跟進成立的50系列ETF,其選股因子納入低碳、投資因子指標權重等的國泰臺灣領袖50(00922)與中信臺灣智慧50(00912)目前績效表現也並未超越臺灣50指數。

至於同樣追蹤臺灣50指數的0050與006208,法人認爲0050已大降經理費、保管費,未來勢必將反映在績效表現,也就是說在追蹤同一指數的基礎上,費用率高低則是投資人選擇的重要關鍵。

此外,法人提醒,投資市值型ETF雖然以追求較高績效爲目標,但跟隨大型股成長腳步、維持穩健表現更是一大重點,需持續關注其防配息稀釋機制是否完善,避免因此面臨不必要的溢價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