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營高鐵後站變前站!「科技之心」都更案完成最後一塊拼圖
「左營高鐵科技之心」商四基地都更案最快預計2027年動工,5年完工,市場推估未來每坪房價6字頭起。(國城建設提供)
「左營高鐵科技之心」商四基地都更案最快預計2027年動工,5年完工,市場推估未來每坪房價6字頭起。(國城建設提供)
「左營高鐵科技之心」商四基地都更案今(25)日由最優申請人國城建設總裁洪平森與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簽約。(柯宗緯攝)
「左營高鐵科技之心」商四基地都更案今(25)日由最優申請人國城建設總裁洪平森與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簽約。(柯宗緯攝)
國城建設副總經理洪嘉聰指出,將投入16億元,打造地上24樓,地下5樓的住商大樓。(柯宗緯攝)
臺積電進駐高雄,掀起高科技產業南移熱潮,高市府活化閒置已久的左營高鐵後站土地。「左營高鐵科技之心」商四基地都更案今(25)日由最優申請人國城建設總裁洪平森與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簽約,將斥資16億元打造智慧住商大樓,最快預計2027年動工,5年完工,市場推估未來每坪房價6字頭起。林欽榮指出,這是左營高鐵科技之心公辦都更案最後一塊拼圖,可望帶動「後站變前站」。
「左營高鐵科技之心公辦都更案」涵蓋商三A、B及商四三大基地,位處左營高鐵站、臺鐵左營站與捷運紅線交會處,擁有三鐵共構的交通便利性。高鐵站西側過去發展緩慢,未能充分發揮區位優勢。
林欽榮指出,高鐵後站閒置17年,而「左營高鐵科技之心公辦都更案」最後一塊拼圖是「天選之地」,由天選之人國城建設集團旗下盈舜營造公司得標,更與已於去年6月由國揚集團得標籤約的商三A、B基地,以及楠梓產業園區的蓬勃發展相互呼應,確立本區在半導體S廊帶的核心地位,爲北高雄打造科技新門戶注入強勁動能。
林欽榮說明,本案面積佔地約600坪爲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所有,屬於第四種商業區,建蔽率60%、容積率630%,歷經2次公告招商,評選由盈舜營造成爲最優申請人,依據都更執行計劃書,投資約16億元,規畫興建地上24層、地下5層的住商大樓,總開發量體約6000坪。
同時,業者也允諾捐贈1000萬元,用以改善車站、基地至半屏山之周邊步道打造沿街綠軸開放空間,讓市民至半屏山登山健行時更加舒適安全,並另捐贈一組YouBike 以落實TOD 理念。
國城建設副總經理洪嘉聰指出,此案基地位於高鐵左營站的後站,享有高鐵、捷運、臺鐵,三鐵共構優勢。然而,2007年高鐵通車以來,後站地區周邊地區發展較緩慢,相較前站地區的發展,顯然未能發揮出大衆運輸導向的羣聚效應。
洪嘉聰表示,高雄市長陳其邁上任後,將舊高雄煉油廠變更爲「楠梓產業園區」,吸引臺積電2奈米廠進駐,建立高雄科技廊帶的重要核心;第2部曲則是推動左營高鐵站區開發,並結合科技之心公辦都更,打造左營站成爲北高科技產業廊帶門戶。
洪嘉聰進一步指出,國城建設旗下的盈舜營造,將投入16億元,打造地上24樓,地下5樓的住商大樓。而國產署透過公辦都更程序,將分回約全案1/3、總價約6.8億的房屋跟土地,未來可作爲住宅、商辦、商業等空間使用,細節仍需進一步討論。
高市府財政局長陳勇勝補充,左營科技之心公辦都更案也將建置「左營轉運站」及「城市願景館」,並闢建公園、公共託嬰中心、里民活動中心及地下停車場等公益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