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光平/低空振翅的不負眾望──陳小霞「老翅膀」

陳小霞推出新專輯「老翅膀」。圖/華研國際提供

開始聊到陳小霞這張專輯的時候,她開口就說:「這專輯其實欠了很久了。」合約是合約,答應了別人,還是得做完。量身訂做是本事,有些人卻寫出本能,創作人思辨上,我個人投風格一票,陳小霞便是翹楚。數十年來,許多人以「唱小霞姐的歌」爲歌手標竿,這次她終於再寫歌給自己,以「老翅膀」之姿在能見之處飛行,環繞樂壇。

與專輯同名之作「老翅膀」由姚若龍填詞,姚若龍實屬異類天才,與時俱進卻極少社交,圈內見過本尊的人實在也屈指可數,有些浪漫是不太需要溝通的,陳小霞和姚若龍針對創作無論誰先寫好讓對方完成作品,幾乎都像是一體成型。這首歌像低空振翅,不受任何氣流影響,「旋律,終此一生代表我,有許多低迴和無語,要講。」一句總結創作人終生意志。

她的演唱是甜中帶苦居多的,即使歡快也略帶惆悵,「地圖沒有的地方」直指人生告終的時刻如何放下,這首甚有孑然一身的告別感,那是因爲自信在領導選擇。同樣的釋然也發生在「請進」一曲,我想到有次在買聖木的時候,店裡的妹妹用清澈而淡定的眼神語氣說,聖木的功能其實更重要是能夠在同一個環境裡讓所有能量平靜地相處,這首歌便是在想辦法與孤獨共存。

「眼淚的死亡」可謂許多愛樂者對陳小霞的標配理解,旋律走法和呈現樣貌皆具極高辨識度,她的旋律創作有許多音韻咬合的貼切,似念似唱本是高級詮釋,卻是陳小霞的招牌唱腔。談論到「只是老了一點」這首歌的時候,我們聊起創作的方式,她說她其實接到寫歌的邀約,通常都不太愛從已有的創作曲庫中找冷凍品解凍,而是喜歡重新寫寫看,用當下的理解去完成,這張專輯的多數歌曲也是全新的創作,這首歌的線條悠長,但倔強卻拉着整首歌往前,甚至整張作品裡皆能嗅出某種堅持於創作態度的理解。尾曲「本來」是夕陽的移動過程,在陳小霞的音樂作品裡,低頻的大提琴聲是節奏的主要來源,那是屬於她建立流行音樂的心跳聲,以怦然完整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