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行善團樂繕不倦 臺南第292戶完工三地同日展開修繕行動

▲臺南市勞工局「做工行善團」假日再啓航,持續爲弱勢族羣修繕家園,25日共出動多工會志工兵分三路,分赴後壁、安南與南區三處啓動修繕行動。(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臺南市勞工局「做工行善團」假日再啓航,持續爲弱勢族羣修繕家園,25日共出動多工會志工兵分三路,分赴後壁、安南與南區三處啓動修繕行動,其中後壁區案家於今日順利完工,爲行善團累計完成的第292戶修繕個案,同時也是黃偉哲市長任內完成的第211戶愛心工程。

完工案主爲58歲馬先生,平時以臨時工維生,與85歲行動不便的母親同住於破舊老宅。屋況多年失修,屋頂破洞、牆壁剝落、門窗嚴重毀損,生活條件堪憂。做工行善團完成會勘後迅速展開整修,由泥水工會拆除清運、設置無障礙坡道,鋁製品工會安裝鋁門窗,電子機械加工工會搭建屋頂鋼板;電氣與木工工會則接力完成配電、室內裝修;今日由油漆工會進行牆面美化粉刷,工程終告圓滿。完工之際,勞工局長王鑫基與志工共同爲案家掛上木牌「有情有疼心ㄟ厝」,點亮人情味。當地的大臺南照相錄影職業工會施秀君秘書特地手作糉子慰勞志工,大臺南總工會秘書長沈暄晨也親送飲品表達關心,場面溫馨。

在安南區,吳姓夫婦因家庭變故決定返鄉,但老屋因多年閒置,屋況嚴重老化。市府與行善團啓動協助,由泥水、電氣、鋁製品、電子機械等工會分工修繕,進行牆面補強、水電更新與門窗更換。今日木工與電氣工會接力進場,完成天花板輕鋼架安裝與線路配置,改善居住安全,讓屋主能安心重啓生活。

南區現年93歲的施姓老翁,僅靠政府每月約8000元補助度日,老屋結構脆弱,生活危機四伏。今日由泥水工會志工完成牆面抹平,後續將由電氣工會更換電線與燈具,木工工會安裝天花板,最後交由油漆工會完成牆面粉刷,各工會志工傾力合作,盼早日改善施老先生的居住條件。

在鹽水區,陳姓案主獨力照顧失能兒子,生活無力負擔修繕費。行善團會勘後迅速啓動工程,電氣工會進場安裝臨時用電,泥水工會動員近20位志工清運拆除,接續由電子加工工會進行搭鐵厝工程。本週修繕期間,總工會理事長鄭山林貼心準備午餐與西瓜慰勞志工,後續修繕也將持續進行。

勞工局局長王鑫基指出,感謝所有冒着酷暑投入的志工們,這些修繕工程不僅是實質建築,更傳遞社會溫情。他也特別感謝本週木工志工修繕鹽水另一戶浴室門,並協助媒合玉井農會汰換辦公椅送至二手傢俱倉庫,資源再利用。

本週假日行動中還出現多對「志工家庭檔」,包含油漆工會的鐘得道與羅月秀、邱重欽與吳鳳娥等夫妻檔;兄妹檔李美芬與李建達;翁婿檔吳通淮與施志升;以及全家福檔陳文昭伉儷與兒子陳竣升。志工們無私奉獻、政府民間攜手合作,齊心守護弱勢家庭的每一片屋瓦,讓「希望家園」一步一腳印落實在臺南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