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球頂尖科學家排名發佈:朱健康,施一公,董晨,曹雪濤,蒲慕明,裴鋼,高福等上榜(值得收藏)

D-index(學科H-index)學者排名指標,僅包括被調查學科的論文和引用值。根據官網介紹,D-index細分爲化學,電腦科學,數學,法律,材料科學等26個細分領域。

iNature系統地總結了生命科學領域的前20位在中國單位任職的學者,包括分子生物學,神經科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免疫學,醫學,微生物學,植物科學與農學等8個細分領域:

對於分子生物學領域:李家洋,裴端卿,孫毅,徐華強,賀福初,張志榮,湯富酬,鄧宏魁,翁傑敏,陳曄光等人入選;

對於神經科學領域:蒲慕明,賀永,龔啓勇,蔣田仔,魯白,李曉江,臧玉峰等人入選;

對於生物化學領域:鄧初夏,韓家淮,施一公,陳國強,徐建明,陳峰等人入選;

對於遺傳學領域:朱健康,鄧興旺,楊煥明,徐訊,李英睿,張勇,張啓發,張亞平,金力,賀林等人入選;

對於免疫學領域:管軼,高福,曹雪濤,傅陽心,董晨,姜世勃,田志剛,時玉舫,劉宇隆等人入選;

對於醫學領域:黃天蔭,沈祖堯,陳力元,範上達,鄧初夏,於君,管軼,高福,高玉堂等人入選;

對於微生物學領域:袁國勇,肖立華,李蘭娟,張彤,陳鴻霖,賀志理,趙國屏等人入選;

對於植物科學與農學領域:朱永官,張福鎖,趙方傑,張建華,沈其榮,楊肖娥,喻景權等人入選;

最後,由於時間比較匆忙,如有任何錯誤,可直接聯繫iNature編輯部,方便我們進一步更正。

在分子生物學領域,對多達6162名研究人員進行了分析。如果一個學者的大部分出版物是在分子生物學領域,那麼他被考慮的D指數門檻是40。進入頂尖研究人員排名的接受標準是基於D指數、在特定領域的貢獻比例、研究人員的獎勵和成就。

在神經科學領域,對多達30084名研究人員進行了分析。如果一名學者的大部分出版物是在神經科學領域,那麼他被考慮的D指數閾值爲30。進入頂尖研究人員排名的接受標準是基於D指數、在特定領域的貢獻比例、研究人員的獎勵和成就。

對於生物學和生物化學學科,對多達88978名研究人員進行了分析。如果一名科學家的大部分出版物是在生物學和生物化學領域,那麼他被納入排名的D指數閾值爲40。進入頂尖研究人員排名的接受標準是基於D指數、在特定領域的貢獻比例、研究人員的獎勵和成就。

在遺傳學領域,對多達6162名研究人員進行了分析。如果研究人員的大部分出版物是在遺傳學領域,則將其納入審查的D指數閾值設置爲40。進入頂尖研究人員排名的接受標準是基於D指數、在特定領域的貢獻比例、研究人員的獎勵和成就。

在免疫學領域,對多達11980名研究人員進行了分析。如果一個學者的大部分出版物是在免疫學領域,那麼他被納入評估的D指數閾值是40。進入頂尖研究人員排名的接受標準是基於D指數、在特定領域的貢獻比例、研究人員的獎勵和成就。

在醫學領域,對多達70665名研究人員進行了分析。如果一個學者的大部分出版物是在醫學領域,那麼他被納入審查的D指數門檻是70。進入頂尖研究人員排名的接受標準是基於D指數、在特定領域的貢獻比例、研究人員的獎勵和成就。

在微生物學領域,對多達44555名研究人員進行了分析。如果研究人員的大部分出版物是在微生物學領域,則將其納入審查的D指數閾值確定爲40。進入頂尖研究人員排名的接受標準是基於D指數、在特定領域的貢獻比例、研究人員的獎勵和成就。

在植物科學與農學領域,對多達10707名研究人員進行了分析。如果發表的大部分論文是在植物科學與農學領域,則接受該學者的D指數門檻設定爲30。進入頂尖研究人員排名的接受標準是基於D指數、在特定領域的貢獻比例、研究人員的獎勵和成就。

參考消息:

https://research.com/

來源於【i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