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輕型戰機 臺海大比拚
圖爲殲-10C。(新華社)
圖爲F-16V戰機。(軍聞社)
大陸殲-10C揚威南亞次大陸,我空軍最新銳的美製F-16V「蝮蛇」(Viper)與其遭遇勝算如何?
美國F-16V「蝮蛇號」(Viper),和大陸的殲-10C,分別於2017年和2018年完成,代表着當代最強大的兩種輕型戰鬥機,並且都是早期型的大幅度改進版本。這兩型戰機有頗多相似之處,包括空重都約13噸,機鼻電達空間大小相似,採用相似的單引擎配置,以及相似的武器掛載量,因此兩型戰機具有很高的可比性,美國「軍事觀察」(Mili tary Watch)分析認爲,殲-10C的性能評分要比F-16V來得高,但不少人有不同看法,如果殲-10C真的比F-16V強,巴基斯坦爲什麼苦等F-16不着,纔不得不購買殲-10C。
「軍事觀察」稱,將殲-10C和F-16V進行比較,是提供美國與大陸在未來潛在的衝突,和出口市場上,哪種戰機較佔上風。
首架F-16於1978年開始服役,這意味着F-16這型機體,已經接近45年的歷史。F-16V沒有對原始設計進行太多更改,也就沒有減少雷達截面,而F110發動機的推力也沒有做更動。升級僅限於航空電子設備,包括新式座艙顯示器,電子戰系統和主動相陣雷達AESA。F-16V也仍採用AIM-120C中程飛彈,儘管一些報導稱,未來AIM-120D具有180公里的射程。
再來談殲-10,首批殲-10戰鬥機於2006年投入使用,可稱爲殲-10A。設計得益於1970年代以來開發的新技術,空重比F-16輕一些,所使用的俄製AL-31發動機的功率,超過了美國F110的推力,具有更高的速度與作戰高度,而且大推力、輕機身的搭配,進一步增加了機動性優勢,F-16則沒有哪個領域比殲-10C擁有更高的能力。
最新改良型的殲-10C,在機身設計上有明顯的修正,改成DSI進氣,包括減少雷達的橫截面,使用隱形塗層,更多地使用複合材料,更強大的新型AESA雷達,以及PL-15(霹靂15)長程空對空飛彈,PL-15估計射程達到驚人的250至300公里,遠勝過任何現有的美國空對空飛彈。
殲-10C還將安裝新型的渦扇10B發動機,就官方資料來看,渦扇10B的功率比AL-31還更大,也就會進一步擴大與F-16的推力差距。WS-10B還具有三維推力矢量系統,它能帶來機動方面的具有巨大優勢,而F-16則沒有安裝過推力矢量發動機。
另外,殲-10C具有內建的集成紅外線搜索/追蹤系統(IRST),使其能夠更有效地鎖定近距離範圍的匿蹤戰鬥機,而不需開啓雷達。相對的,F-16沒有這樣的設計。
「軍事觀察」的結論是,殲-10C的優勢是壓倒性的。(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