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哪一種情境發生?測試你一直在逃避的內在恐懼
記者李薇/綜合報導 圖/AI
人對於危機都會下意識的逃避,但有很多時候,身體已經做出抗拒反應,但卻找不到心裡內在的真實原因,最近在網路上有一個心理測驗,可以透過4種不同的情境,瞭解自己一直在逃避的內在劇本,做過的人都覺得很準。
Q:以下四個選項,選擇一個你最抗拒的畫面。
A.混亂的房間
B.空蕩的座位
C.離開的背影
D.被退出羣組
A.混亂的房間
你真正害怕的,並不是眼前的混亂,而是那種「失控」後,沒人能善後的局面,或許你已經很久沒有讓自己崩潰、空白、或是發脾氣了,遇到事情你通常是「處理、解決」,一旦停下來,就像這間凌亂的房間一樣,一發不可收拾,回不到有序的狀態,雖然外表冷靜,內心卻常感孤單與焦慮,情緒長期被封存,壓垮你的往往是最後一根稻草。
B.空蕩的座位
你最怕的從來不是「獨自一人」,而是「滿懷期待卻落空」的那種孤單,你曾無數次在關係裡的位置上等待,等待迴應、解釋、道歉,但是結果迎來的往往是空椅、冷場,還有一句「別想太多」,你排斥這幅畫面,是因爲總會讓你想起,那些還沒死心,卻已經無人迴應的時刻,這是你情緒裡最隱晦、最無聲的孤單,與其被冷處理,更擔心說出口卻沒人理解。
C.離開的背影
你害怕當「總是那個被留下的人」,經歷過太多次的「被選中陪伴」,最後卻變成沒說再見的分開,你太清楚那些逐漸疏遠的徵兆,但你也從沒真正強留誰,因爲你明白,勉強的挽留只會帶來更多痛苦,所以寧可提前撤退、安靜斷開聯繫,也不想在人轉身時手足無措,「安靜退出」是你的內建保護機制。
D.被退出羣組
你努力想融入、參與、成爲一份子,卻總擔心「突然之間就不被需要了」,那種羞愧感讓你難以接受,自己很積極經營關係、傳遞善意,卻仍免不了一次次被冷落、被忽視、被刪除,不想打擾別人,卻更怕被遺忘,即使試着大方坦然,卻又渴望獲得關注。對自己要求高,卻也因小小挫折容易自我否定,只好藉由「報復式獨立」重新站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