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公路過去的災難 1972年大華工專畢旅翻車事故
大華工商學生所乘客運在蘇花公路遭砸落懸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2/11/14 康武吉攝影)
蘇花公路是臺灣著名的景觀公路之一,緊貼着太平洋海岸線,風景壯麗,卻也以路況險峻聞名,長年被外界稱爲「死亡公路」。1972年,一起震驚全臺的墜崖事故發生於此,造成重大死傷,成爲蘇花公路歷史上最慘重的遊覽車事故之一。
【推薦閱讀】 首起陸客來臺嚴重交通意外! 陸客團墜海26死 畢業旅行成夢魘! 無情大火奪三條年輕生命|1998年小木屋失火事件
當年11月,大華工專兩個畢業班分成兩組,展開爲期八天的畢業旅行。其中一團採順時針行程,沿着蘇花公路南下繞行臺灣,另一團則逆時針北上,從南迴回返新竹。兩種安排,卻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命運。
11月13日,正值旅行第二天,蘇花公路因連日豪雨而實施交通管制,事故車隊在短暫開放通車期間行經清水斷崖一帶(約175公里處),不幸遭遇山壁崩落,巨石擊中車體,導致整輛遊覽車墜落約150公尺深的懸崖。事故造成20人死亡、25人受傷,死者中包含司機、車掌與班導師。
救援過程十分艱難。警方和工人趕抵後,冒着持續落石與陡峭山坡的危險,利用繩索垂降至崖底救援,靠人力一一將傷患吊掛運回公路,再送往花蓮市區急救。現場的困難與危險程度超出想像,部分傷者因等待時間過長、救援延遲而不幸傷重不治。
根據後續報導,部分受傷同學與車掌小姐在事故後尚有意識,卻因後續再次落石而遭殃。車掌彭小姐在失去雙腿後仍努力爬出車體,卻在逃離過程中遭到另一塊巨石擊中喪命,還有一位黃同學獲救時仍有生命跡象,但因地勢險峻、救援困難,施救者體力耗盡無法再攀爬,她最終不幸身亡。
事後輿論質疑,若當時能夠及時動員空中救援,派遣直升機前往,並在現場架設照明設備、快速運送傷患至花蓮或臺北大型醫院,或許能減少傷亡。然而,花蓮地檢署調查後認定,這起事故屬天災意外,無人須負刑事責任,全案偵結。
這場悲劇突顯蘇花公路長年存在的道路安全問題,特別是密閉空間的遊覽車,一旦遇上突發災變,乘客難以逃生,極易造成羣死羣傷。80年代,政府陸續展開蘇花公路的拓寬與改善工程,直到1990年10月25日,全線才正式完成雙線通車,路況才得以稍稍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