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三名受困羣衆已成功轉移安置
關注強降雨之現場
連日來,密雲區遭遇極端強降雨天氣,特大暴雨引發山洪,部分村莊被淹,牽動着社會公衆的心。位於密雲區石城鎮的四合堂村,是本次暴雨災害受災較爲嚴重的村莊之一,處於停水、停電、停網狀態,成爲一座“孤島”。
昨日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跟隨國家消防救援局機動支隊特勤大隊,徒步深入四合堂村內五公里處,成功轉移出最後三名被困羣衆,其中包括一位88歲高齡老人。
當北青報記者跟隨救援隊一行抵達四合堂村口時,發現進村唯一的道路已經被洪水完全沖毀,車輛無法通行,一條水流湍急的大河橫在斷路與村路之間。經過交通搶險人員連夜搶修,終於堆砌出一條土路,讓搶險人員得以徒步進村。“三名被困羣衆中,有一位88歲老人,需要用擔架擡出……”石城鎮疏解辦主任、包村組長高久祥連忙向消防隊員介紹情況。
四合堂村四面環山,四合堂河穿村而過,村宅依山而建、村路依河而修。平日裡,四合堂河水流平緩,滋養着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的村民。然而7月26日晚的突發強暴雨,打破了這個小山村的寧靜。“半小時工夫,水面就有齊腰深了……”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高久祥依然心有餘悸。據他介紹,當晚四合堂村最大降雨量超過300毫米,達到特大暴雨級別。
“按照應急預案,我們緊急疏散險戶,共涉及村裡33戶67人,他們的住宅地處泥石流易發區,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我們連夜把這些村民轉移到了安置點。”高久祥透露,7月27日天亮後,他們又將村內的130多人陸續轉移,其中包括30多名遊客。昨日北青報記者到達現場時,四合堂村依然處於斷水、斷電、斷網狀態,通訊中斷。
昨日13時30分,在國家消防救援局機動支隊特勤大隊教導員韓帥的帶領下,15名消防隊員徒步深入村內,展開救援。一路上碎石、斷枝隨處可見,不少道路已經坍塌陷落。高久祥提到的那位88歲老人和兒子被困在距離村口五公里處,然而就在救援人員即將抵達目的地時,卻被眼前十米多寬的河流攔住了去路。
高久祥介紹,這裡原本有一處漫水橋,由於水流量太大,整座橋被沖毀了。眼見無法直接通過,韓帥立即帶領消防員們搭建起繩索,大家蹚水過河。可惜繩索無法解決目前的最大難題——由於老人行動不便,救援人員必須擡着擔架橫渡眼前這條齊腰深、流速湍急的河流。
經過協調,救援人員從附近調來了一臺正在搶修道路的挖掘機助力。操作手將挖鬥緩緩降至河面位置後,消防員引導老人坐進挖鬥中,兩側安排人員保護。在挖掘機的託舉下,老人穩穩過河。隨後,消防員們又以六人爲一組,接力擡着擔架運送老人出村。由於道路顛簸難行,每走一段路消防員們就會停下來,讓老人休息一會兒再走。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救援,包括老人在內的四合堂村最後三名受災羣衆被成功轉移到安置點。
在此次強降雨中,四合堂村村民王得平、王秀芝一家是全村中受損最爲嚴重的,家中房屋都被沖毀了。“誰攤上這樣的事兒心裡都不好過,但其實想想我們一家人還是很幸運的,至少人都是平安的。”如今提起自家的損失,王得平夫婦倆已經釋然很多。這場暴雨災害,讓他們對生命更多了一份敬畏之心。“看到這麼多村幹部、消防員、搶險隊和志願者全力以赴幫助我們,運送物資、轉移村民,心裡特別感動。我們經歷了一場死裡逃生,未來一定要好好地活。”王秀芝說。
昨日夜幕降臨後,石城鎮中心小學安置點的操場上放起了電影《紅城往事》,不少村民圍坐在幕布前,享受風雨過後的第一個寧靜夜晚。
文/本報記者王斌
攝影/本報記者袁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