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補助100萬!雲林地方產業創新補助搶破頭 錄取率低於6成
雲林縣府連續18年補助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劃,吸引許多廠商報名提案,錄取率低於6成,去年19家廠商接受輔導,今發表成果。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府連續18年補助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劃,吸引許多廠商報名提案,錄取率低於6成,去年19家廠商接受輔導,今發表成果,有水產業者導入智慧化無人飼料船,也有業者再製牡蠣殼開發高鈣面,滿足樂齡營養需求,縣長張麗善表示,各家成果皆具創新亮點,展現雲林產業的多元能量。
雲林縣府今舉辦113年度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劃(地方型SBIR)成果發表會,多家業者展現創新實力,有業者以在地農產鳳梨開發寵物食品,開創農產新用途,也有業者結合虎尾糖與古坑咖啡研發冷凍即食包、運用再製牡蠣殼開發高鈣面,滿足樂齡營養需求。
現場展示業者開發高齡友善數位照護系統,整合送藥、提醒、量測、諮詢等功能,推動在地健康數位轉型,也有返鄉青年深耕花生產業與在地文化,推廣在地食農教育,水產業者導入智慧化無人飼料船,解決蛤蜊養殖在人工、成本、氣候與餵養上的困難,提升水產競爭力。
縣府建設處長廖政彥表示,縣府辦理地方型SBIR,持續輔導在地中小企業進行創新研發工作,每年度廠商均提出許多具創意及新穎的優質研發計劃,近年錄取率都低於6成,去年共錄取19家廠商,總補助金額987萬元,各家業者的創新大幅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建設處表示,地方型SBIR計劃單一補助上限100萬元,爲鼓勵青年返鄉,並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凡45歲以下創業青年及提案計劃符合健康、性平、環保、創新、樂齡等產業,將在甄選時從優錄取。有意申請者請洽雲林縣建設處。
張麗善表示,地方型SBIR計劃18年來補助金額逾1.5億元,透過陪伴輔導,讓每一家錄取業者提升計劃撰寫能力及計劃執行能力,爲申請中央型計劃厚植實力,並利用雲林良品等行銷通路,將研發成果推廣出去,讓在地廠商都能領先業界同行。
雲林縣府連續18年補助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劃,吸引許多廠商報名提案,錄取率低於6成,去年19家廠商接受輔導,今發表成果。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府連續18年補助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劃,吸引許多廠商報名提案,錄取率低於6成,去年19家廠商接受輔導,今發表成果。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府連續18年補助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劃,吸引許多廠商報名提案,錄取率低於6成,去年19家廠商接受輔導,今發表成果。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府連續18年補助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劃,吸引許多廠商報名提案,錄取率低於6成,去年19家廠商接受輔導,今發表成果。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府連續18年補助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劃,吸引許多廠商報名提案,錄取率低於6成,去年19家廠商接受輔導,今發表成果。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府連續18年補助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劃,吸引許多廠商報名提案,錄取率低於6成,去年19家廠商接受輔導,今發表成果。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府連續18年補助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劃,吸引許多廠商報名提案,錄取率低於6成,去年19家廠商接受輔導,今發表成果。記者陳雅玲/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