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調漲有壓力?關稅、CBAM成2大影響因子

勞動部4日舉辦最低工資審議會暨諮詢會聯席會議。(示意圖/資料照片)

勞動部4日舉辦最低工資審議會暨諮詢會聯席會議,與會委員們討論,美國今年對等關稅措施對臺灣業界、物價的衝擊,以及明年上路的CBAM將成爲左右最低工資審議的兩大焦點因素。

勞動部次長李健鴻表示,本次最低工資審議會暨諮詢會聯席會議上,委員們重點意見包括,肯定過去僅年最低工資調漲有助於改善低薪勞工的問題,減少低薪勞工的人數等。同時,討論各項法定指標應該參考採納的變動情形,以及今年調整最低工資後對失業率、物價、經常性薪資的影響。

李健鴻指出,勞方委員認爲,仍要關注最低工資調整與通膨、CPI的關係,是否真的有改善低薪勞工的生活成本壓力,要關注低薪勞工實質薪資的成長程度。同時,勞方委員表示,要關注現在非典型就業型態的勞工正在增加,最低工資調整對於這些族羣的實質關注。此外,當前最低工資調整,南部的勞工受惠人數比較多,是要關注的領域。

資方委員、甚至不分勞資雙方委員都提出兩大關注焦點,李健鴻指出,美國關稅後續是委員們眼中最重要的事件,對下半年經濟發展、物價水準、勞工權益、事業單位營運,都會造成一定程度影響。對此,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不論美國關稅宣佈調整幅度爲何,勞動部都將竭盡全力來保障勞工的工作權,協助勞工來因應衝擊,維護、支持、協助勞工的工作權。

另一焦點是明年1月1日將實施的歐盟CBAM,李健鴻表示,對於臺灣6+1產業可能有相當影響,過去政府與環境部有協助這些可能受影響的行業儘早因應準備,但有資方委員表示,CBAM上路後,臺灣業者出口歐盟的成本與壓力驟增,又加上美國關稅潛在影響,認爲未來調整最低工資,勢必考量關稅、CBAM兩大重點。

此外,勞資雙方委員表示,最低工資法已經上路,希望未來9月就依照最低工資法的相關規定來辦理。勞動部表示,依法會在第三季、9月底前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在召開前會配合著主計總處公佈的數據進行更新,用新的數據去參考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