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虧損60% 邱璟旻批量卸任基金 廣發基金又一位百億級基金經理要離職?
文/任暉
1月9日,廣發基金對外發布公告,其旗下的廣發聚豐混合基金進行了基金經理的更換,邱璟旻不再擔任該基金經理一職,未來將由蘇文傑接手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邱璟旻還接連卸任了廣發優勢成長股票和廣發優勢增長股票,依照行業慣例來看,,當一位基金經理在短期內集中卸任多隻基金時,未來有較大可能性出現人事變動。
邱璟旻最大虧損60.79%
邱璟旻是廣發基金在上一輪牛市期間精心打造包裝的明星基金經理之一,他擁有15年的投研經歷,以及8年的基金管理經驗,在其職業生涯中先後管理過8只基金,巔峰時期的管理規模曾高達246.23億元。
然而,近些年邱璟旻所管理基金的業績表現欠佳。自2024年年底起,他已陸續卸任3只基金。
來源:wind,截至2025/1/13
據 Wind 數據顯示:2024年10月25日,他卸任廣發優勢成長股票,在其管理該基金的任期內,基金虧損幅度高達60.79% ;2024年12月16日,他卸任廣發優勢增長股票,任職期間基金虧損16.44% ;2025年1月9日,他卸任廣發聚豐混合,任期內基金虧損36.83%。
當前,邱璟旻僅管理着廣發新經濟混合這一隻基金,其管理規模爲7.10億元,與他的巔峰管理規模相比,縮水幅度高達97.11%。截至2025年1月13日,邱璟旻管理廣發新經濟混合 A 已近8年時間,然而其累計收益率僅爲21.85%,年化回報率僅2.43%,在同期同類基金中的排名爲320/440 。
來源:wind,截至2025/1/13,廣發新經濟
2020年是邱璟旻的職業分水嶺,在此之前的四年,他的投資管理之路順風順水,業績斐然;但自2020年之後的四年,他所管理的基金業績持續虧損。
邱璟旻的業績變化或許與他的投資偏好存在一定關聯。相關資料表明,邱璟旻是劉格菘成長投資部的成員之一,其投資風格也傾向於成長股,長期重倉持有醫藥生物、食品飲料、計算機、電子等行業。
相較於成長投資部的其他成員,邱璟旻的投資手法相對保守,在多數時間裡,他對每個行業的倉位配置都不超過30%。但遺憾的是,他所偏好的醫藥生物、食品飲料、計算機、電子等行業,在近些年的市場下跌行情中,均成爲了 “重災區”。儘管他嘗試在這幾個行業之間靈活調整倉位,努力 “閃轉騰挪”,卻依舊無法阻止基金淨值的持續下跌。
以廣發新經濟混合基金的持倉情況爲例,邱璟旻首次策略調整發生在2021年的第三季度。當時,基金減持了醫藥生物和食品飲料板塊的股票,轉而追漲電力設備和半導體板塊,然而彼時這兩個板塊的股價已漲至半山腰。這次操作並未取得理想效果,該基金在2021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分別虧損了14.28% 和7.40%。
2022年,邱璟旻在醫藥生物、電力設備以及國防軍工這三個行業之間頻繁切換倉位,操作搖擺不定。最終,廣發新經濟混合 A 在這一年虧損高達28.24%。
到了2023年,邱璟旻在第一季度開始追漲 AI 概念,主要配置了三六零、安碩信息、海能達以及新易盛等股票。但由於未能及時止盈,這次投資最終未能給基金帶來正收益,該基金在2023年全年虧損20.46%。
來源:wind,截至2025/1/13,廣發新經濟業績
2024年,邱璟旻的投資風格趨向保守。第二季度,他追漲機械製造和家電板塊,但遺憾的是,這次投資選擇再次失誤。這直接導致在2024年第三季度,當滬深300指數大幅上漲16.07% 時,廣發新經濟混合 A 卻虧損了0.65%。廣發新經濟混合 A 在2024年全年的虧損幅度高達14.64%,跑輸滬深300指數超過30% 。
誰接班邱璟旻?
邱璟旻卸任的基金已分別由蘇文傑、段濤和印培接手管理。
蘇文傑接管的基金是廣發優勢成長和廣發聚豐,他的投資風格與邱璟旻有較大差異。資料顯示,蘇文傑擁有理工學術背景及製造與週期研究背景,擅長中觀比較,過往行業配置較爲關注週期和高端製造兩個方向,從其管理嘉實資源精選以來的行業配置來看,重點配置基礎化工和有色金屬,未來兩隻基金大概率將向基礎化工和有色金屬方向靠攏。
來源:wind,截至2025/1/13
廣發優勢增長股票則由段濤和印培接管,段濤擁有4年又242天的基金管理經驗,印培的基金管理經驗尚不足一個月,因此,從實際情況判斷,未來該基金大概率會由段濤主要負責管理。
不過,段濤的業績表現實在難以令人滿意。目前,他管理着5只基金,均在同類基金中排名較爲靠後。其中,管理時間最長的基金是廣發利鑫 A,在長達4年242天的任期內,僅實現了14.08% 的盈利,年化收益率爲2.87%,表現較爲平淡。
段濤任期內業績最差的基金是廣發盛錦混合 A,在其3年又138天的管理期內,該基金虧損幅度高達48.62%。
另外,段濤所管理的機構定製基金廣發瑞軒三個月定開混合於2024年11月29日完成清算,在其任期內該基金的虧損高達45.06%,這一系列的業績表現,無疑反映出段濤在投資管理上或許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