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慘一天!「陸版輝達」崩殺14%慘遭血洗 兇手就在背後
「陸版輝達」寒武紀今股價暴跌14%。(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有「陸版輝達」之稱的大陸AI晶片設計龍頭寒武紀,近期股價上演戲劇化走勢。上週才風光登上大陸A股股王寶座,但近日股價持續重挫,今(4日)更終場崩殺逾14%,收在1202元(人民幣,下同,約新臺幣5165元),市值瞬間蒸發。主因在於寒武紀在科創50指數中的權重,將從原本近15%降至10%,觸發相關指數基金必須大舉調整持股,估計恐有逾100億元(約新臺幣430億元)資金出脫,引爆拋售潮。
綜合陸媒報導,寒武紀自8月28日一度超越「股王」貴州茅臺,躍居A股最高價股票,股價一度衝上1595.88元高點。然而短短五個交易日內卻急速回檔,暴跌超過2成。這波下跌,與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調整科創50等指數樣本有直接關聯。
中證指數公司日前公告,科創50指數將於9月12日收盤後進行季度例行調整。依編制規則,單一成分股權重不得超過10%。由於寒武紀股價兩個月內飆升超過兩倍,權重已高達14.88%,遠超規則紅線,意味着追蹤該指數的基金勢必要在調整前後大幅拋售寒武紀股票,以符合規範。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3日,追蹤科創50的基金總規模達1890億元。若將寒武紀權重從14.88%降至10%,相關基金需減碼規模估計在100億元左右。
興業證券分析師張啓堯指出,ETF爲了避免在正式調整日集中砍倉導致股價大幅波動,通常會提前分批調整,這也是近期寒武紀股價提前承壓的重要原因。
目前科創50前五大權重分別爲寒武紀14.88%、中芯國際10.38%、海光資訊9.2%、瀾起科技6.53%、中微公司4.71%,合計佔比達45.7%。其中寒武紀因漲幅過猛,權重大幅超標,被迫「瘦身」調整,因此成爲成爲市場拋售的焦點。
此外,市場近日還傳出阿里巴巴爲因應輝達斷供,緊急向寒武紀追加思元370晶片訂單至15萬片的消息。但阿里雲隨即出面否認,澄清傳聞不實。利多變利空,使得寒武紀股價在9月1日大跌,痛失股王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