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升臺幣 央行對外資祭T+1 今賣股、明匯錢

臺幣近期狂升,央行宣佈打炒匯四大措施,包括「自我管理不佳」外資買賣股票交割時間須採T+1。本報資料照片

臺幣近期快速升值,爲阻升臺幣,中央銀行外匯局長蔡炯民昨日宣佈多項管制新措施,除了首度對外證實,廠商的單日拋匯量將以一千萬美元爲限,未來外資若要投資臺股,將改採「T+1」制度。

這是央行自四月阻升臺幣以來,對於外資進出管制和廠商拋匯限制做出最明確的說明。

蔡炯民指出,先前就已找保管銀行來溝通,對於投資臺灣有價證券的情形進行了解,尤其鎖定部分外資資金大量匯入後,是否真的投資臺股,以及匯入賣股後是否出去,從五月起央行就一路追蹤。

蔡炯民說,央行發現有外資將資金停泊在帳上過久,有炒匯嫌疑,預計下週找外資保管銀行「喝咖啡」,針對素行不良者,不排除祭出「T+1」規定,加強對外資資金進出的審查機制。

何謂「T+1」制度?他明確指出,簡單來說,就是外資今天買股票、明天匯入資金,以及今天賣股票、明天就匯出資金:「今天賣完(股票),資金隔天要出去,這是央行最新的要求!」他也強調,這是針對部分外資,若匯入後一或兩天都沒有在股市買超的行爲,央行會和保管銀行加強溝通。

據瞭解,央行會事先了解外資的買股內容,同意後外資才能匯入資金。

蔡炯民指出,對於自我管理不好,金額進出比較大的,尤其是資金匯出或匯入不太一致的,央行更會緊盯並做出上述的要求。

不過,若外資購買○○五○反一等反向ETF(指數型股票基金),資金必須用SWAP(換匯)方式進來,而若外資大量資金匯入買股,也希望部分改採SWAP方式來分散。

對於外資若買股「一正一反」抵銷掉:「這的確不能算投資!」蔡炯民表示,央行現在的作法,仍先以全體外資不能超過該反向ETF的百分之三十來限制,其中,央行特別觀察對最具代表性的○○五○反一的外資動向,央行也要求外資在反向ETF的投資:「用SWAP方式進來,而且每天都會觀察外資是否持續買超○○五○反一。」

至於期貨,蔡炯民說,期貨是用美元當保證金,不是用臺幣,但央行也會觀察其放空期貨的資金動向,未平倉空單數,增減不定,但每天都會觀察。

在要求廠商分散拋匯上,蔡炯民指出,央行的確要求一天一千萬美元爲上限的原則。他強調,根據央行觀察,只有大廠商纔會用到此額度,中小企業一般一天僅有三百、五百萬美元的拋匯量,這對中小企業反而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