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是點亮奮鬥精神的燈塔

(來源:遼寧日報)

轉自:遼寧日報

本報記者 趙博文

8月8日,大連英博海發隊迎來中超主場比賽。球迷呂德笙再次來到梭魚灣足球場,爲心愛的球隊吶喊助威。去年,呂德笙在踢球時骨折,但這沒能阻擋他爲家鄉球隊助威。“來到賽場,和身邊的球迷一起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吶喊,會讓我極度陶醉,忘掉身上的傷痛。”呂德笙說。

本賽季中超聯賽,梭魚灣足球場場均上座人數達到57440人,位居亞洲第一,放眼世界足壇也位居前列。

出色的硬件與軟件

在大連市體育局副局長王文勇看來,大連球市如此火爆,硬件與軟件缺一不可。“所謂硬件就是專業的足球場,梭魚灣足球場最多可容納63000人,這爲大連足球頻繁刷新上座紀錄創造了先決條件。”王文勇說。

梭魚灣足球場三面環海、景色優美,已成爲一處旅遊勝地。每到比賽日,客隊球迷的數量也十分可觀。

軟件則是大連市委、市政府對足球的重視與支持。大連各級政府傾力營造主場氛圍:距球場不遠的杉杉奧萊商場已成爲大連球迷的聚集地;球場周邊的鑽石灣商圈比賽日客流增加近4倍;比賽之夜,足球嘉年華、非遺展演層出不窮……

“每場比賽不光是兩支球隊的角逐,文旅、體育、安保、衛生等部門都在做着努力。這些努力,馳而不息地呵護着大連的金牌球市。”王文勇說。

代代相傳的足球情結

軟件的另一方面,則是大連人對足球刻在骨子裡的熱愛。在大連,愛球、懂球的人非常多,無論是出租車司機還是餐館老闆,都對大連足球如數家珍。這份熱愛也感染着他們的下一代,並代代相傳。

金海光是一名足球從業者,和衆多大連球迷一樣,金海光從小跟隨父親一起看球。“從萬達、實德,到阿爾濱、一方,再到現在的英博,大連足球曾達到巔峰,也曾經歷低谷,但足球的火種從未熄滅,足球文化始終熠熠生輝。”回憶大連足球的種種境遇,金海光感觸頗深。

儘管工作忙碌,但英博海發隊在主場比賽時,金海光還是會抽出時間,和父親、孩子一同前往梭魚灣足球場看球。這種三代人同時看球的場面,在梭魚灣並不罕見。“在大連,看球不分年齡,人們會自然地把對大連球隊的喜愛傳遞給子輩、孫輩。”

“大連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爲大城市,經歷過許多困難,這使大連人具有堅韌不拔的精神。大連足球也是一樣。”金海光說,在大連人看來,足球就是一座點亮奮鬥精神的燈塔。每當主場比賽來臨,支持大連球隊的球迷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共同爲家鄉球隊加油。團結、熱愛、包容,在大連球迷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在大連,足球的價值遠遠超出了這項運動本身,還有塑造城市精神、滋養人文情懷、凝聚文化力量、拉動經濟發展的多重功效。多重功效持續發力,又將足球運動託舉到良性發展的軌道之中。大連球市的火爆,正是足球凝聚人心、催人奮進的生動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