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無毒樂活!新北市以科技與制度貫徹城市安全願景
新北市於6/27舉辦毒化災預防暨應變管理論壇。(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隨着化學物質應用日益普及,從明揚、敬鵬大火,到震驚全球的貝魯特港爆炸,一再提醒我們:毒化災風險無所不在,且代價往往難以承擔。當這些風險潛藏於城市的工廠、倉儲、校園周邊甚至住商混合社區之中,任何一處薄弱環節,都可能演變爲一場災難。
爲強化整體防災與應變能力,新北市政府於6月27日舉辦「2025新北市毒化災預防暨應變管理論壇」,今日論壇圓滿落幕,邀集來自中央政府、地方機關、產業界與學術界的代表,針對毒化災害的制度建構、科技應用與實務經驗進行深入交流,攜手打造更具韌性的城市防救災系統。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宜面對毒化災風險,積極推動管理與防治。(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指出,毒化災害一旦發生,影響不僅限於現場人員與搶救單位,還可能擴散至整個社區,引發民心恐慌,因此強調「源頭管理」的重要性。他表示,從市府角度,必須結合中央監督、地方執行與橫向跨局處整合,才能真正掌握毒化物風險。此外,他也強調業者的自主管理與平時聯防演練至關重要,一旦事故發生,現場的第一時間反應往往決定傷害控制的關鍵。
新北市長期以來從「源頭管理、分級管制、災害防救」三大策略着手,推動毒化災的整體治理,並結合「管理、盤點、查覈、演練」四大實務機制,建立起縝密的預防與應變網絡。在實務執行上,更落實無預警測試、跨單位通聯演練、化學品流向追蹤與勾稽查覈等制度化措施,全面提升業者的自主應變能力與合規強度,同時強化市府對第一線風險的掌握與即時應對效率,確保一旦發生異常狀況,能即刻啓動應變機制,將災害風險降到最低。
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推動支援體系,專業團隊能於災害發生第一時間提供救災資訊,協助守護人員與環境安全。(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此次論壇中也特別強調「自助、互助、公助」三層防線的協同機制——透過企業自主防災、聯防組織的橫向支援,以及市府跨局處的應變整合,強化第一線現場應變反應,力求在災害發生黃金時間內,即時啓動應變、有效控制,降低災損風險。
在科技應變方面,新北市亦積極導入 AI 模擬分析、空拍監測、監測車與消防救災機器人等智慧防災技術,透過遠端偵測與即時通報系統,提升災情判斷效率,強化現場人員的安全防護層級,展現智慧城市在災害治理上的韌性。
透過本次論壇,新北市展現了強化毒化災治理的決心,也呼應「減災安心、無毒樂活」的永續願景。這不僅是一場會議的結束,更是一個城市治理行動的延續——從政策到現場、從制度到人員,全面守護市民的安全與健康。
(新北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