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建設火星”科學體驗展在武漢開幕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火星爲什麼是紅色的?未來的火星城市怎樣拔地而起?火星生活將是何種圖景?近日,“走!去建設火星”硬科幻行星科學體驗展在位於湖北武漢的中國建築科技館開幕,展出10餘項互動展項、30餘塊隕石,帶領觀衆情景式體驗“火星生活”,沉浸式探索火星的奧秘與未來。

火星是太陽系中距離地球較近且環境與地球最相似的行星,也是深空探測的重要目標,被視爲人類太空移民的首選地之一。此次展覽在遵循科學原理和現實依據的基礎上,聚焦“深空未來”“火星建造”“太空藝術”三大主題,將未來火星生活的硬核科學暢想轉換爲真實可感可互動的場景,讓觀衆彷彿置身於未來火星基地,體驗登陸火星、建設火星、開發火星及入住火星的全過程。

該展共分爲六個部分。“序廳:紅土大陸”部分帶領觀衆“穿越”到火星地表,瞭解火星爲何呈紅色;“熒惑·初遇”部分,通過地火對比講述爲何要探測火星,觀衆可瞭解火星標誌性地貌、人類探火歷程以及往日火星概況;“紅塵·建居”部分,觀衆可“乘坐”觀光飛船遨遊紅土大陸、領略火星風光……觀衆既可以打卡拍照、沉浸式觀影,又能互動體驗、近距離感受隕石的浪漫,從中收穫科學知識。

據悉,該展由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支持,中國建築科技館主辦,廈門科技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等單位協辦,展期至2026年3月29日。爲了讓觀衆深入瞭解該展覽,中國建築科技館組織定時志願講解,上新AR行星明信片、AR行星模型、隕石盲盒等百餘款文創產品。同時,將邀請行業專家開展“魯班講壇”學術講座,針對中小學生舉辦系列“匠心課堂”進學校社教活動,推出“創意搭建火星探測車”科普研學活動。(記者範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