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阿里巴巴總部 解碼城市更新北京方案
園區採用互通互聯的設計理念,各樓宇間由社交連橋串聯
從飄着花椒香的農田到涌動代碼流的科技極地,望京的蛻變史恰是北京城市界面升級的微縮景觀。
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走進阿里巴巴北京總部,在這座科技與綠色共舞的“方舟”裡,解碼政企協作的“北京方案”。
熱搜關鍵詞·數字經濟產業園區
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科技企業總部正成爲城市文旅的新亮點。集科技、環保與人文於一體的阿里巴巴北京總部便是其中的“頂流”。在這裡,可以近距離接觸AI機器人、體驗雲計算技術的實際應用,還能在“海綿城市”示範區學習環保知識。
不少網友表示:“建議老闆們來抄作業!這纔是2025年該有的辦公環境”。
阿里巴巴北京總部不僅是一座現代化的辦公園區,更是一個展示中國數字經濟成果的窗口。這種“科技+綠色”的創新模式,正在重新定義現代化辦公園區的新體驗。
記者走訪
打卡“會呼吸”的科技新地標
作爲阿里巴巴集團“北京+杭州”雙總部戰略的重要一環,阿里巴巴北京總部於2024年1月落成,其總建築面積達到47萬平方米,成爲望京北區的新晉地標。整個園區設計巧妙地採取了“芯片線路”的設計理念,通過模擬電路脈絡來構建獨特的景觀和軸帶系統,成功地將企業園區與城市肌理相融合。其中,A、B、C三個地塊採用互通互聯的設計理念,實現空間上的交互性和整體性。通過地上地下的通道實現三個地塊之間的通聯,各樓宇間由社交連橋串聯,員工們在高峰時段步行也能便捷通行。
此外,綠色環保也體現在園區多個方面。置身於三個地塊的中庭,頂部是由透明玻璃拼接而成的異形罩棚,儘可能利用自然光,降低能耗。
踩在戶外園林地磚上,能感受到微微的彈性——這是採用“海綿城市”理念的透水鋪裝,透水率可達70%。工作人員指着腳下的地面說:“下面藏着3498立方米的雨水調蓄池,能收集雨水用於綠化灌溉。”
走在園區內,隨處可見充滿北京地域特色的設計,四合院風格的中庭驛軒、以“燕京八景”命名的會議室等。此外,還有根據北京、杭州兩地特色橋樑設計的京杭互聯裝置。
這座園區最珍貴的“黑科技”,不僅僅是那些肉眼可見的硬件設備,而是其對“人”的理解與尊重。或許這種科技與人文的深度融合,將定義中國數字經濟下一個十年的辦公範式。
建設之路
凸顯深耕北京的信心
阿里巴巴表示,北京總部的投入使用,代表着阿里巴巴堅定不移在北京深耕的信心。北京的產業和人才資源聚集,也是國際科創中心城市、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目前數字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已達45%,首都的影響力,結合高校、院所、科研機構聚集,以及與時俱進的一系列務實舉措,對企業引才、育才、留才與生態聯動發展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
目前,北京及泛華北區域(北方區域)在阿里巴巴集團承擔着很重要的戰略地位,全系業務已全部在京落地,覆蓋消費、科技、文化、健康、綠色發展等領域,正在發揮全系能力服務促消費。同時,作爲亞太第一的雲計算廠商——阿里雲也在環京佈局了重要的基礎設施。
近幾年,阿里巴巴將AI視爲業務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以通義千問爲代表的中國開源模型,正以“周級迭代”的加速度引領AI變革。未來三年,阿里巴巴還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於建設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持續升級全棧AI能力,爲中國和全球開發者與企業提供更先進的模型和雲計算服務。
協同建設
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
早在2018年,北京市政府給阿里巴巴送出了全市第一個“企業服務包”。2019年,北京爲推動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特別策劃並啓動了“三個一百”市政府重點工程。這些工程涵蓋了100個基礎設施項目、100個民生改善項目、100個高精尖產業項目以及31個服務業擴大開放項目,其中就包含阿里巴巴北京總部園區這一重點項目。
得益於北京打造的良好發展環境,阿里巴巴與多個部門在促消費、數字經濟、科技創新、民生服務等領域開展合作,推動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創新應用,助力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
2023年,阿里雲成爲北京通用人工智能夥伴計劃首批算力和模型夥伴,服務區內和全市重點數字經濟企業,與產業園區持續共建,服務更多創新企業發展。2019年,北京市交通委和高德推出國內首個綠色出行一體化服務平臺“北京MaaS城市綠色出行”。經過近六年實踐,北京MaaS已成爲千萬用戶的綠色出行首選。今年首場阿里雲科技出海大會落地朝陽,達摩院AI醫療二級器械證落戶朝陽,將通過新技術服務癌症早篩。
此外,阿里巴巴作爲朝陽企業還積極參加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服貿會、科博會,並組織人工智能大會吸引生態企業落地。
文/本報記者溫婧實習生李正宇
·聚焦·
城市界面升級的北京經驗
北京在城市界面升級過程中,構建了一套系統化、多維度的實施框架,通過空間重構等多種方式推動城市品質的全面提升。
在空間重構方面,北京創新性地建立了立體開發的空間優化體系。以望京區域爲例,通過地下連廊、空中連橋構建的三維城市系統,將碎片化的城市空間有機串聯,形成連續完整的公共空間網絡。
2020年,北京朝陽“城市智慧大腦”首次在望京小街公開亮相,安防機器人、VR眼鏡、工業5G頭盔、5G終端、智能垃圾桶等多款產品亮相,向市民展示了北京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成果。目前,朝陽城市智慧大腦已形成“一箇中心、三大平臺、五大基礎庫、三大體系、三大專項、N個智慧應用”的總體架構,朝陽“城市智慧大腦”綜合指揮調度中心和綜合展示體驗中心搭建完成,具備了城市管理領域、經濟領域、安全領域指揮調度的功能。朝陽區也已與阿里巴巴等公司共同簽署數字經濟示範區重大項目合作備忘錄,計劃全面開啓應用場景合作。
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北京將低碳理念貫穿界面升級全過程。阿里巴巴園區安裝智能照明、雨水回收等系統,並表示將在2030年前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協同上下游價值鏈碳排放強度較2020年降低50%。這種“綠色更新”模式,使得北京在2023年實現單位GDP能耗0.18噸標準煤/萬元,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25年5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關於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提出,轉變城市開發建設方式,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大力實施城市更新,促進城市結構優化、功能完善、文脈賡續、品質提升,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北京城市界面升級的實踐,展現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超大城市更新路徑。“北京方案”表明,城市界面升級需要在提升經濟密度的同時改善生活品質,在激發市場活力的同時優化公共服務,最終實現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