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汐止‧時光軌跡 地政檔案應用展翻閱水返腳城市記憶
地政檔案應用展從7月9日至7月29日止,歡迎有興趣的民衆入場看展。 圖/觀天下有線電視提供
汐止地政事務所主辦的「走讀汐止‧時光軌跡」地政檔案應用展,在新北市立圖書館汐止大同分館陳列館熱鬧登場,今(9)日舉行開幕剪彩儀式,帶領所有民衆窺探汐止是怎麼從昔日「水返腳」的小村落,一路蛻變成如今高樓林立、交通便捷的產業重鎮,不但人口增加,地價比起50年前,更是翻了九百多倍,也歡迎有興趣的民衆入場看展。
汐止地政事務所主任歐彥熙表示,汐止地政事務所從民國35年成立至今,已經80年,展出早期的測量儀式、地籍圖以及民衆使用的早期土地買賣契約,還有記載地主面積大小變動的土地登記薄,一直到現在地政事務所核發的土地所有權狀,電腦化的作業以及更科學化的儀器進行測量工作。希望透過展出,讓地政業務,從早期的人工化時代,進步到電腦化的過程,本次展覽不僅呈現地政檔案的歷史價值,也希望讓民衆瞭解,這些檔案不只是行政紀錄,更是見證地方發展與社會變遷的重要資產。
歐彥熙提到,推薦展覽三大精彩亮點,首先是百年地政制度大揭密,從清領、日治時期到光復後的土地登記、測量與地價制度演進,直至現代化電腦作業的革新成果,全面呈現!展中首度曝光地所首任主任派令、百年地籍圖、第一件建物測量成果圖、人工土地登記簿、手繪地價作業圖籍,以及早期測量儀器與登簿章戳,內容珍貴、看點十足。第二則是汐止發展軸線大翻轉,透過都市計劃軌跡,揭示汐止如何從中正老街區域,一路延伸發展到現今的科學園區。結合地價變動資料,深入剖析住宅、商業與工業區的公告土地現值演替過程,讓人驚豔汐止地價竟上漲超過一萬倍!可以清楚從地王的轉變,見證城市發展的變遷,更前瞻汐東線捷運可能引領的下一波城區變動。
至於第三可看點則是,探索河谷地形下的獨特城市樣貌,受限於南北多山、腹地狹小的自然條件,汐止山坡地丙建社區數量多,是區域建築發展的一大特色,伴隨着交通建設與產業轉型,持續吸引人口進駐,造成高樓社區逐漸崛起轉變爲住宅主力。汐止房子最多的山坡地社區、第一棟高樓社區、甚至最高樓層的演變,也可以從這次展覽中獲得解答。
除了看的到早期的土地契約、登記薄以及權狀的演進,見證從紙本走入電腦化的時代演進,這次也展出了早期的測量儀器,其中一臺最古老的是民國20年的Y式水準儀,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是當時用來測量點位高程之儀器。
汐止地所補充,展覽時段除配合圖書館休館外,自7月9日至7月29日止(7月26日休館),每日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免費開放,並特別提供預約導覽服務(僅限於星期一至星期五),歡迎學校、社團、機關單位至官網線上申請或來電洽詢,體驗一場走讀汐止時光軌跡的知識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