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復建中峽谷!太管處帶動周邊部落觀光 低碳旅遊走讀崇德
▲太管處帶領師生走讀崇徳,從不同角度體驗太魯閣的人文與自然風情。(圖/太管處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花蓮0403地震重創花蓮即將屆滿一年,許多峽谷區域步道及景點仍在積極修復中,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爲帶動周邊聚落觀光,並響應低碳環保旅遊理念,推動「太魯閣山海聚落低碳旅遊企劃」,第二場次特別設計富含文化與教育意義的親子活動,帶領鳳林鎮北林國小師生從不同角度體驗太魯閣的人文與自然風情。
崇德地區是一處結合壯麗地貌與深厚文化底蘊的寶地,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東側入口,是銜接山脈與海洋的重要樞紐,最爲人熟知的「清水斷崖」就位於此地,峭壁直落入海,與湛藍海水交織出令人讚歎的自然奇觀,被譽爲「臺灣十景」之一,特殊的地理環境也是花蓮前往宜蘭的陸路隘口。因此,崇德聚落也是太魯閣族的重要居地,遊客可以在此欣賞原住民手工藝品,品嚐在地風味料理,感受濃厚的部落人文氛圍。
太管處於3月20日舉辦「低碳旅遊親子考古體驗活動」,邀請花蓮鳳林鎮北林國小師生40人蔘加,活動行程豐富,孩子們親手製作「陶甕餅乾」,透過趣味手作了解考古陶甕的紋路,接着在導覽員帶領下走讀崇德聚落,探訪考古出土距今約300~790年前「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文化遺蹟,聆聽古老傳說與歷史故事,近距離感受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蘊。
活動最後,師生將前往太管處遊客中心,由志工進行「0403變動中的太魯閣—山水相逢」特展解說,透過豐富的圖片與現場講解,小朋友們可以親身感受113年4月3日上午7點58分花蓮縣發生芮氏規模7.2強烈地震後的震撼影響。當時大量崩落的土石阻斷河道、步道、峽谷與公路,讓原本青翠亮麗的山林蒙上一層灰白,昔日熟悉的太魯閣峽谷也隨之改變,透過這段行程,孩子們將不僅學到自然變遷與災害應變知識,更體會大自然的無常與尊重環境的重要性。
太管處表示,崇德不僅是進入太魯閣峽谷的重要門戶,更是結合壯麗自然景觀、原住民族文化與悠久歷史的旅遊寶地,透過此次親子考古體驗活動,希望帶領大小朋友探索自然、認識歷史文化,也藉由地震特展學習尊重大自然的課題,創造難忘而深刻的親子回憶,未來也將持續推出結合在地文化與低碳旅遊的特色活動,探索感受太魯閣多元且動人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