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預算明年少16.7億元 基隆市府歲出可能會舉債支應
基隆市政府財政處2日上午赴議會進行明年度歲入預算編列的說明會,據瞭解雖然歲出仍在梳理,但一般預期市府可能會舉債因應。(張志康攝)
基隆市政府2日上午赴基隆市議會進行明年度歲入預算編列的報告,市府財政處表示,明年度基隆市的歲入較今年度少了16.7億元,主因是中央將一般性補助款及計劃型補助款都改爲競爭性預算,明年度基隆市的總預算歲出部分仍在主計處審慎梳理歲出的優先順序中。
財政處表示,隨着《財劃法》新制實施,明年度基隆市歲入總數僅有237.2億元,其中雖然在普通統籌分配款部分,由今年度的58.2億元增加73億元至131.2億元,但一般性補助款及計劃型補助款兩者合計,大減89.4億元,明年度基隆市歲入總數不增反減,減少16.7億元。
財政處長謝妙蓮指出,因爲明年度歲入大幅度減少,市府希望能在10月底議會開議前,先就歲入部分,向議會進行專案報告。她認爲《財劃法》修法後,市府可以增加73億元的統籌分配款,但中央卻於今年8月29日,透過修正補助辦法,將原本相對穩定的一般性補助款全數修正爲競爭性爭取。
謝妙蓮認爲,正因一般性補助款及計劃性補助款都改爲競爭性爭取,因此市府能夠掌握到明年度一般性補助款金額僅有23.03億元。目前主計處正在審慎梳理各個歲出預算的優先順序,將以攸關民生、正在進行的工程以及延續性質的計劃等順序優先的政策爲主,後續將在市政會通過後,再向議會進行專案說明。
財政處指出,在中央修正補助辦法後,市府面臨4大財政挑戰,首先是財政自主性降低,大幅壓縮市政彈性。其次是市政推動的成本提高,各局處都必須向中央各部會申請不同的補助申請。再者則是自籌款的比例大幅提高,也造成財政負擔。第四點則是整體歲入減少,也影響市政計劃的推動。
財政處表示,市府除希望中央能夠能夠在補款分配機制更加彈性化外,也呼籲中央應以公開透明方式,與地方協商解決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再者則是平衡市政推動與財務健全的的前提下,加強自有財源開發,以收入多元化,市府除要去適應新法規外,也將提高人力資源運用的效益,確保市民的福祉不受影響。
由於基隆市今年總歲入僅237.2億元,較去年減少16.7億元,據瞭解,若沒有意外,市府明年度的歲出可能會舉債支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