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下令 中秋節前完成清淤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機車泡在淤泥中,街道更堆滿待清運的廢棄傢俱及木材。(王志偉攝)

賴清德總統28日下令增兵加速花蓮光復鄉災後清淤。第二作戰區官兵從民宅擡出滿是淤泥的大型傢俱,幫助民衆重整家園。(軍聞社)

國軍第三作戰區官兵清理校園環境。(軍聞社)

花蓮光復鄉洪災爆發,滾滾泥水淹入房屋、道路,迄今1周,復原困難,賴清德總統28日下令增派兵力,要在中秋節前完成清淤,花蓮縣政府也與國軍合作,即日起24小時全天清運。花蓮縣環保局長饒慶龍坦言,已清出1萬5400公噸淤泥,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爭」,盼能在中秋節前「大幅降低淤泥量」。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天二度前往災區,宣佈中央賑災基金會對罹難者的慰助金從80萬提高到100萬元,傷患最高25萬元,房屋若遭水淹及淤泥入侵,每家戶給予10萬元慰助金,7+7天「安心住、政府付」方案,若有需求會延續;此外,失聯者的搜救工作「不能停止、也不能放棄」,只要堰塞湖的水還在,紅色警戒就不得解除,務必要以「最高標準、最嚴安全規格」來辦理救援行動。

洪災發生至今,光復鄉仍滿目瘡痍,房子、道路遭淤泥覆蓋,居民苦不堪言。賴清德昨早請國防部長顧立雄增派兵力,他指出,目前已陸續投入近2500名兵力支援,30日還會有相當的兵力換班投入,希望能讓光復鄉災區在中秋節前,完成清淤工作。

在市區經營雜貨店的王姓老闆感慨表示,市區還有許多車輛被埋在厚重淤泥中,部分道路積泥高達30公分,日常交通幾乎癱瘓。他說,「對光復鄉民來說,今年的中秋節,是一個難過又悲傷的節日。」

陳姓民衆既無奈又憂心說,已經1星期了,巨量淤泥導致大型清理機具無法順利進入市區,嚴重影響清淤進度,倘若天氣轉晴、淤泥乾裂後,將更難清理。

饒慶龍表示,昨晚開始優先清除主要道路上,遭沖毀的廢棄車輛,擴大道路空間,方便重型機具通行。縣府也特別避開白天人潮較多時段,在夜間加派車輛清運「24小時趕工」。

截至昨日,光復災區共清出1萬5400公噸淤泥,卻只是冰山一角,饒慶龍坦言,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爭」,會盡全力趕工,與軍方和各單位緊密協調,盼能在中秋節前大幅降低淤泥量,並強調後續將全面消毒,避免災區出現疫情隱患。

國民黨團昨晚則表示,將以最快速度草擬《樺加沙風災暨花蓮光復堰塞湖潰決災後重建條例》,早日完成重建,讓災民重回正常生活。(相關新聞刊A2)